江西资溪零碳景区焕新发展
抚州发布
关注去年9月,资溪县大觉山景区获颁全国首张“5A级零碳景区”证书,一年多来,这张证书为资溪和大觉山景区带来了哪些新变化?
一张证书,能撬动多大的价值?对于大觉山景区而言,答案是旅游综合收入翻番、旺季更旺淡季不淡、就业岗位持续增多……自去年获评全国首个“5A级零碳景区”以来,大觉山景区不仅成为游客争相体验的“网红地”,更带动了整个县域的绿色经济发展。
11月14日,29名台湾游客专程“来大觉睡大觉”,吃资溪面包,坐悬崖动车,体验“零碳游”。今年以来,大觉山景区游客量大幅攀升,预计全年接待游客将达380万人次,同比增长46%。资溪全力守护的绿水青山,正以其蓬勃生命力反哺着这片土地,将生态的“绿”转化为发展的“金”、惠民的“金”。
守护底色 生态筑基与零碳转型
20年前,资溪在全省率先提出“生态立县”理念,关停高耗能企业,拒绝了投资大的火电厂和磁铁矿项目,严格执行限额采伐、天然林禁伐。面对“守着青山能当饭吃吗”的质疑,县委、县政府顶住压力,坚定不移走生态发展之路。
这场坚守终见成效。如今,资溪森林覆盖率达87.7%,大觉山景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7%。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在资溪境内16个景区和保护区进行负氧离子流动监测,结果表明资溪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最高可达每立方厘米36万个,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列中部500个县(区)首位。
深厚的生态家底为零碳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大觉山旅游景区有限公司行政总监戢党如介绍,景区通过系统性规划与精细化运营,全力做好固碳和减排的“加减法”。依托资源优势,建设景区生态停车场,开展“碳中和”造林活动,不断增加碳汇增长点。同时,景区新能源公交车全面替代燃油车,照明系统升级为可再生能源灯,悬崖动车纯电驱动,实现零排放。“为保护植被,景区建设多花费亿元。”戢党如表示,景区开发为生态“让路”,施工遇到古木巨树就让道,如今生态与商业的双赢局面已清晰可见。
智慧赋能 科技引领零碳体验
在大觉山景区,“零碳游”不再抽象,而是一种可感可触的新体验。进入景区,游客统一换乘电动观光车上山,开始零碳之旅。来到海拔千米的悬崖边,悬崖动车沿峭壁平稳穿行,将交通本身也融入风景。南昌游客杨梅芳刚结束行程,就迫不及待分享感受:“在悬崖峭壁间穿梭,既能欣赏风光,又能为环保出一份力,感觉棒极了。”这条线路总长13.14公里,日最大运载量达2.5万人次。悬崖动车项目既解决了景区内部交通的碳排放问题,又为“零碳游”增添了独特魅力。
在大觉山国际酒店,睡眠成了一种备受赞誉的珍贵体验。作为“全国高新区职工劳模疗休养基地”,酒店从设计到软装全面贯彻零碳理念。深圳游客李丹赞叹:“在这里睡得特别沉。”更妙的是,景区通过负氧离子监测站与物联网技术,将实时环境数据同步到屏幕和手机上。正如陕西游客陈先生所说,这份“清新价值”变得看得见、摸得着,让每位游客都成了生态红利的直接感知者。
景区还推出“碳币兑换”活动,游客通过低碳出行获得的碳币,可享受门票优惠或兑换文创产品。这种“玩得开心、住得环保、看得安心”的体验,让游客满足了对自然的向往。
价值跃升 生态优势释放发展红利
生态优美和“零碳景区”的双重吸引力,让资溪及大觉山景区常年保持热度。进入冬季,大觉山日均接待量高达2000余人次。台湾游客肖美云深吸一口气说:“早就听说这里是‘天然氧吧’,今晚一定能睡个好觉。”
旺盛的人气带来景区发展。去年,景区旅游综合收入1.8亿元,今年预计可突破3.6亿元。“‘5A级零碳景区’证书让景区更具市场竞争力。”戢党如说。
旅游的火爆,让许多当地村民在“家门口”端上了“金饭碗”。“现在收入稳定,心里特别踏实。”景区员工陈琴说。据悉,今年景区就业岗位较去年增加了10%,用工达到526人,大部分是周边的村民。
游客争相体验“来大觉睡大觉”,带动了民宿等产业发展。上海退休教师王建国成为资溪民宿里的“常客”,一住就是三个月,多年失眠不治而愈。依托优质生态资源,全县民宿、酒店、餐饮生意红火,许多农民吃上“旅游饭”。大觉山村村民付娟把楼房改成农家乐,年利润超10万元。
今年1至10月,资溪全县累计接待游客981.5万人次,同比增长8.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3.97亿元,同比增长11.16%。
资溪的零碳发展之路,始于20年前的远见与坚守,成于系统创新的智慧与实干。绿水青山在此生金长金,印证着那句最质朴也最深刻的道理:守护生态,就是最富远见的投资。
出品丨抚州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