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江西 资讯

传统生产加快转型 新兴产生提质增效 安义推动工业经济向新而行

新浪江西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春天,是奋进的号角。

一场盛会吹响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进军号。历时4天的第八届江西(安义)铝型材及门窗博览会,2月20日落下帷幕,1200余个标准展位、105个特装展馆、400余家优质展商、多家行业协会、25万人次的人流量、1200个签约项目、超200亿元交易额……龙年江西新春第一展让人刮目相看。特别是顶尖行业专家、知名企业及商会代表齐聚安义,在平台交流研讨会、数字化转型论坛、产业发展论坛上,和安义企业家分享最新理论、先进技术,让安义企业感到转型迫在眉睫,升级正在当下——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的新一轮创新正在到来。

一年之计在于春。铝博会一落幕,安义县委召开常委会,向企业释放强烈信号:扎实推进技改升级,立足安义“1+3+N”(“1”即工业型材,“3”即光伏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三大新兴产业,“N”即民用建材、纺织服装等N个原有传统产业)产业体系,坚持党建引领,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资力度,持续提升先进产能比重。

新的变革,新的春天。聚焦转型升级强链、科技创新畅链、绿色数字赋链,完善产业创新,推动传统门窗向高端智慧门窗、民用铝型材向工业型材转型;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提质增效,推动企业加速向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政府和企业,向新而行,向高而攀,双向奔赴。

以高科技生产力助推传统产业转型

华晟铝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几乎看不到工人,“忙碌”的是自主研发的无人送货箱;江西金鑫发铝业有限公司,由人工操作的生产线,被智能挤压生产线替换,生产线全面实行ERP信息化管理(即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系统化管理平台);

江西新龙丰铝业有限公司从2条生产线起步,经过10年的快速发展,打造出一家集铝合金建筑型材、工业型材和铝合金高端智能系统门窗及建筑幕墙研究、设计、制造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高新技术民营企业;永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年产310万平方米幕墙铝单板,申请发明专利及实用型专利70余项;

江西华晟铝业有限公司引进环保设备,用技术手段,对企业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废进行分类处理,并对头尾料及回收废铝进行循环使用,实现了零废排放……

安义铝型材及门窗企业的新气象,不止于这些企业,在安义高新园区的安义门窗小镇展览馆,展示着天晴自动开启、下雨自动关闭的门窗、电视触摸屏门窗、能抗12级台风的门窗、实木雕花仿古门窗……智能化、人性化、高端化门窗应有尽有。

安义是“中国铝型材之乡”“中国门窗之乡”,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县科技创新水平显著提升。铝型材及门窗产业集群,成为华东第一、全国第二的铝型材产业生产基地,是我省特色最为明显、产业链最为完善的产业集群之一,铝型材产业集群全省排名从第21位进位至第15位,并获评江西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安义门窗”获评国家集体商标。

尤其是去年,这一产业成功列入江西省产业链现代化“1269”行动计划和南昌市产业链现代化“8810”行动计划。安义制定了铝型材产业链提升工作方案,引进富轩、巴尔蒂克等国内知名门窗龙头企业,推动产业由低端向高端转型。通过科技畅链完善产业创新。推动锦鹏铝业等龙头骨干企业在主板、创业板上市,成立了全国首个铝材门窗学院,江西省铝型材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式运营。

同时,全产业推广“互联网+工业”发展模式,打造了“安师傅”、铝谷数据等数字化平台,创建了3家“5G+智慧工厂”,安义智慧家居新经济产业园成功创建江西省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近日,从省有关部门获悉,安义高新园区获评“省级节水标杆园区”;江西华晟铝业等4家企业被评为“江西省2023年度绿色制造工厂”,晶安高科获“2023年江西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称号。

这些成绩,让安义具备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条件。同时,县委、县政府也清醒看到,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需要发展更多、更高,覆盖面更广的高科技生产力。

第八届铝博会期间,铝型材及门窗数字化转型论坛引起安义企业共鸣,论坛期间,华为(南昌)智能智造赋能中心与江西省虹鑫铝业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签约。

位于安义门窗小镇的华为(南昌)智能制造赋能中心,是华为设在江西的首家智能制造赋能中心,中心负责人表示,中心落户安义,有两个考量,一是政府高度重视,二是产业集聚度高。“我们在做前期调研时,发展安义铝型材及门窗企业有三个痛点。”他说,一是生产过程缺乏有效的管理,比如流程没有打通,企业老总看不到生产的过程,导致决策出现偏差或滞后;二是很多企业数字化水平偏低,更多的是采取人为的方式,三是设备使用率较低。中心在政府的引导和鼓励下,帮助6家企业进行数字化签约,为这些企业一对一制定数字化转型深度方案,与企业共享华为数字化转型的能力与经验,给机器赋能,促企业转型。“通过帮助企业在研发、生产、质量上的数字化改造,将安义打造成全省工业转型的标杆。”他说。

以高效能生产力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提质增效

铝型材及门窗产业是安义第一支柱产业,作为安义“1+3+N”产业体系中的“3+N”,发展高效能生产力的步伐正在加快。

位于安义高新园区的江西捷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是江西沐邦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刚刚过去的一年,公司生产了1000台单晶炉设备,实现了2023年当年投产、当年产值破14亿元的好成绩。

单晶炉主要用于硅片生产,每台单晶炉设备有1800多种零部件,是沐邦高科70多名研发人员,经过多年的攻关成功研制出的设备。单晶炉设备的量产,使沐邦高科成为我省唯一一家从硅料提纯、中游单晶拉棒到下游电池和设备制造的完整产业链的企业。

“我们企业在硅废料回收利用方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使得我们比一般的硅片生产企业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江西捷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俊说,在江西沐邦高科总部智慧工厂指挥中心,电子显示屏上可以看到沐邦在内蒙古、广西等地沐邦工厂的生产车间。“这些车间看不到人,在我们内蒙古的工厂,3个工人管理着480台设备。”张俊说,“智慧工厂的好处是,哪个节点出现问题,我们都能及时发现。”

安义高新园区的高科技企业,不止捷锐一家。江西金德锂年产2万吨碳酸锂项目,为安义县单体设备投资最大项目,公司低温硫酸云母提锂技术,拥有高值、清洁、绿色、首创四大优势,拥有全国首条密闭式连续生产工艺及装备生产线,实现了从中试到量产的突破,在行业中处领先地位;江西中膜环境技术有限公司用于污水多污染指标同步去除的精确控氧一体化生产线,是国内首条平板式中空纤维膜工业化生产线;江西信达航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设立了陶瓷基符复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公司年产700吨碳化硅航空新材料,实现了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碳化硅陶瓷前驱体制备技术和工程化生产能力,解决了我国高性能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关键原材料空缺的问题,从源头上攻克了高性能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关键技术“卡脖子”难题……

近年来,安义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台系列政策文件,调动创新资源,健全创新体系,让政策“含金量”释放最大效应。每年县级财政兑现惠企资金累计达数千万元;开展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对全县所有规上工业企业进行“点对点、面对面”精准辅导,R&D经费占比逐年提升,2021年以来,R&D经费增幅每年都居南昌市前列;建立 “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加快创新型企业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新增39家,新增数列南昌市第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净增23家,总数达到102家,净增数列南昌市第一,获得各项专利600余项;信达航科等四家企业成功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当前,安义加紧建设省重点建设项目——现代智慧针纺产业园,建设5G+智慧印染工厂,做强纺织产业集群,推动纺织产业实现全面提升;加快推进大湾区智能终端产业基地建设,投资30亿元的一期项目建成后,将在电源适配器、新能源电池、触控一体机等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中占据一席之地,成为我省又一高端电子产业集群。

以高质量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一样都不能缺。”安义企业表示,好的营商环境能让企业轻装前行、加速奔跑。

走进安义县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安政帮代办”工作人员,正在收集整理各个“安商驿站”的业务办件申请,然后分发给相关部门的“安政帮代办”办理。

安义县30万人口,有18万人长期在外从事铝合金门窗销售和加工,在全国各地都有商会,这些新时代的赣商,既是安义人的骄傲,更是安义县委、县政府的服务对象,他们在外有什么困难,在家乡有什么诉求,都成了安义县委、县政府最关心的大事。为此,安义县以商会为桥梁纽带,建立“安商驿站”,探索“政务服务+驻外商会”新模式,为在外创业人士提供“保姆式”帮代办贴心服务。目前已完成上海、南京、北京等16个安义县驻外党组织或商会“安商驿站”政务服务点挂牌,设立“安商驿站”政务服务办公室及会商室,梳理了108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组建了一支20人的“安义小赣事”异地商会服务团队,实现了安义门窗人“办事不归乡、当地也可办”。预计到今年年底,“安商驿站”将实现全国26家安义驻外商会全覆盖。

一流营商环境就是高质量的生产力。安义充分发挥好政府积极能动作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每月1日,是安义县雷打不动的“一号大调研”活动,县委、县政府领导带头、带队到企业、基层调研。特别是近年来,安义县把园区内所有企业纳入调研范围,围绕铝型材及门窗产业集群过千亿目标,组织机关干部进园区、下车间,向企业问计问策、问需问难,企业反映强烈的水、电、路等问题正加速得到解决。

安义(大湾区)智能终端产业基地项目是安义县盘活标准厂房、破解要素瓶颈、承接产业转移、发挥集群优势的引领性和示范性项目。该项目创新了“无地招商”模式,填补了安义县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项目的空白。项目招商前期,安义高新园区在通过市政府驻深圳办事处了解情况后,积极对接大湾区企业,主动提供服务,实现了当年对接当年落地,并协助大湾区企业寻找相关配套上下游企业20余家,入园企业表示,他们切身感到了安义营商环境的魅力。

安义高新园区多措并举解决企业发展难题,激发了企业发展活力。“我们以切实行动解决企业困难,积极开展‘企业连心’‘一号大调研’等护企行动,不断提升服务企业能力,以高质量生产力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园区负责人说。(刘小琴)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