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滨再绘新景 文旅花开芳沁彭泽
新浪江西
关注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彭泽段)
青山好处惟彭泽。
彭蠡之滨,江风浩荡,一幅文旅融合的画卷在青山绿水间徐徐铺展,一股文旅产业千帆竞发的势头扑面而来:今年1至10月,彭泽县实现旅游接待量605.7万人次、旅游收入68.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3%和6.1%……
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彭泽县文旅工作砥砺前行的奋斗足迹。近年来,彭泽县积极融入九江市国际旅游名城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建设,立足自身良好的生态资源条件,紧紧围绕本地丰富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产业提质升级,丰富旅游产品业态,培育本土文化品牌,全力以赴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彭泽县城夜景
夯实项目 全域旅游更出新
“现在狄公楼、五柳书院都建好了,可以在这里跳广场舞,还可以在江边漫步,长江风光和文化底蕴的交融碰撞,真好。”市民邬锦诚说。
近年来,彭泽县坚持项目为王,夯根基、补短板,持续推进文旅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景区硬件设施,提升景区品质,进一步夯实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根基。
彭泽拥有46.5公里长江岸线,于汉高祖六年建县至今已有两千两百余年的历史,狄公楼的建设和开放不仅是为了纪念一代名相狄仁杰,也展示了彭泽特有的文化风貌,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的重点项目。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彭泽段)项目持续推进,蔓谷田园综合体二期休闲度假项目、南阳湿地公园等农文旅项目顺利建成,五柳书院、狄公楼文化创意空间免费开放,一个个倾心打造的文旅新地标,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活动空间。
彭泽县立足自身旅游资源优势,做好特色旅游文章,发展旅游新业态、开发旅游新项目,打造旅游“吸引物”,推动旅游产业提质升级。随着景区、景点和旅游设施的不断增加,游客的旅行体验和旅游质量也在逐步提升,主题鲜明、选择多样的旅游路线为彭泽县文旅产业带来了勃勃生机。
农旅融合是一种新型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也是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彭泽县黄岭乡凤凰颈景区的乡村旅游文化节、芙蓉墩镇湖西村许家坝文创空间,依托独特的生态和文化环境,坚持实施生态农业支撑文化旅游战略建设的“三农”“互联网+”青年创客空间红色基地、蔓谷田园综合体的研学旅游线路等,通过积极发展“农+旅”模式,整合调动农村资源,推动旅游从单纯景区景点向全域旅游转变,更好地满足游客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消费需求。截至目前,彭泽县已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6个;3A级乡村旅游点17家。
2025年全国“乡村网红走基层”彭泽站系列活动
倾力推广 文旅融合更出圈
近年来,彭泽县依托丰富的文旅资源,为游客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旅盛宴,让彭泽文旅“圈粉”更“圈心”。
不久前,2025年全国“乡村网红走基层”彭泽站系列活动开幕式在陶狄广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红达人走进这座赣北古邑开展文旅推介活动,为彭泽文旅代言。非遗民俗表演《龙腾彭蠡》、黄梅戏《小姑与彭郎》、非遗舞蹈《赶野猫》等节目轮番上演,为现场观众送上了一场视听盛宴。在此期间,网红达人先后走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彭泽段)、五柳书院、狄公楼,纪念陶渊明、狄仁杰两位先贤;探秘喀斯特地貌奇观国家4A级旅游景区龙宫洞风景区;进入马当要塞文化园了解抗战历史;参与陶令酒厂庄严的封窖仪式……用镜头记录当地文旅景点与特色产业,通过直播与短视频全景式呈现彭泽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将“采菊东篱下”的诗意与乡村振兴的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我来自内蒙古,第一次来到彭泽县,从五柳书院到狄公楼,感受到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次出行值了。”抖音达人代表说。
以节为媒,点燃文旅新活力。彭泽县将龙宫洞、蔓谷田园、马当要塞文化园、彭泽红色教育基地兆吉沟等景区景点串点成线,开发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并对外推广,提高游客游览体验。同时,丰富文旅产品供给,深挖陶狄文化、梅花鹿文化,设计开发特色文旅IP和文创产品;精心策划组织,举办了彭泽县新春联欢晚会、春节民俗文化展、“江中花海 魅力棉船”油菜花旅游活动等。
彭泽县以提升文旅品质为抓手,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做大做强文旅服务产业链。以重大节假日为契机,开展了系列演出活动,百馆千校——红色基因进课堂、第二届“敏学杯”主题征文比赛、彭蠡长江文化主题诗词展、“天工开物·绘本”刘双喜作品展、“安·居—九江美术家主题创作优秀作品展”等一系列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并借助假期,精心策划了多场活动,真正让假期文旅市场热起来,氛围浓起来,进一步激发文旅融合发展新活力。
2024年以来,彭泽县共参加省、市、县各类宣传推介活动20余次,组织参展企业19家。彭泽县获评“2024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文旅品牌推荐城市”。
赶野猫非遗表演
强化服务 以文塑旅更出彩
彭泽县不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优化文旅市场环境,全面提升文旅行业服务质量。
为挖掘深厚历史底蕴,展现别样人文特色,该县深入挖掘当地长江文化、陶狄文化、山水文化、抗战文化等,打造了马当要塞文化园、狄公楼文化创意空间、五柳书院、“海门第一关”等城市文化新地标。
近年来,彭泽县图书馆获评国家二级馆,彭泽县博物馆获评国家三级馆,珍珠湖城市书房入围九江市最美“寻书”城市书房;编纂出版了《彭蠡古韵·非物质文化遗产集成》《画说彭泽非遗》等书籍,通过开展非遗迎新春、“抬头有礼——开笔礼”等非遗展演活动,加大宣传保护力度,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截至目前,彭泽县共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5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9项,包括《彭泽板龙》《彭泽小姑与彭郎传说》《彭泽赶野猫》等,是彭泽文化传承的鲜活载体。
红色教育基地兆吉沟
彭泽县坚持以景区建设运营、度假产品开发等为重点,将“文旅发展需要什么项目,我们就招什么项目”有机结合。成功签约投资20亿元的绿发观光园二期项目等一批康养旅游项目。归园田居高端民宿、蔓谷田园综合体二期项目等建成投入运营,旅游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彭泽县马当要塞文化园
抢抓文旅市场新机遇,积极创新宣传推介方式。该县聚焦节假日文旅消费黄金节点,让流量变成“留量”,多渠道、多方式、多角度宣传推广彭泽文化旅游资源和精品旅游线路,让文旅资源“走出去”,把客源“引进来”,全力推动文旅产业出圈出彩。
“江中花海 魅力棉船”油菜花旅游节
文旅花开满城芳。彭泽县持续丰富群众文化服务供给,今年以来,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350场,累计惠及群众77万人次;开展送戏下乡惠民工程演出活动96场次,送影下乡2478场次;围绕彭泽地方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打造一系列具有彭泽特色的文艺精品,进一步丰富地方文化内涵,推动文旅融合深入发展。
生态游、乡村游、研学游……越来越美的风景,特色精彩的活动,传统多样的美食,吸引着八方游客纷至沓来。如今的彭泽,已逐步形成多种旅游元素全面开花的全域旅游新格局。彭泽县将继续依托现有文旅资源优势,聚焦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不断完善配套设施,优化旅游环境,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彭琴 陈亚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