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吉安县支行:四十里路的上门服务,诠释金融为民的初心
新浪江西
关注近日,建行吉安县支行员工驱车四十多分钟专程前往某辖内农村,为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易金行账户修改密码的上门金融服务,勾勒出一幅新时代金融服务的暖心画卷。
从“柜台”到“乡里”:“以客户为中心”的生动实践。对大多数客户而言,亲临网点是办理业务的标准流程。然而对于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这却成了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在了解到老人的困难后,该行许行长当即表示:“客户来不了,那我们就过去。”这句话,标志着一个根本性的转变——金融服务不再固守于让客户适应银行的“标准化流程”,而是主动适应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服务的终点不再是冰冷的柜台,而是客户最需要的“床头”与“家门口”。这背后折射出银行业务流程中那份真正“以客户为中心”的人本关怀与服务温度。
打通“最后一公里”:普惠金融与适老化改造的温暖样本。“下乡”二字,在这个故事中有着沉甸甸的分量。它不仅是地理位置的移动,更是金融服务半径的切实延伸。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的今天,如何确保每一位老年人都不被时代抛下,是全社会,更是金融行业必须回答的课题。此次上门服务,正是普惠金融与金融适老化改造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它精准关注老年这一金融弱势群体,用实际行动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真正打通了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这不仅是对社会责任的履行,更是将国家关于乡村振兴、服务“银发族”的战略号召,落实为具体而微的暖心行动。
风险与温情并行:服务创新中的合规智慧。有人或许会问:上门服务,是否意味着放弃了风险原则?恰恰相反。此行并非简单的“特事特办”,而是基于银行内部完善的“上门服务特殊业务流程”。通过双人经办、现场身份核验、意愿确认、全过程记录等方式,银行在打破空间限制的同时,构建了一套更为严谨、更具人情味的风险控制体系。这展现了现代银行业风险管理从“形式合规”向“实质风控”的跃升,实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统一。安全与便利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
领导躬身服务:服务文化的无声塑造。它向全体员工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服务客户,没有职位高低,每一位管理者都应是服务文化的倡导者和践行者。这对于塑造银行内部“人人重服务”的企业文化,无疑是一次最有力的言传身教。
四十分钟的车程,一次寻常却又非凡的上门服务。它丈量的不仅是城乡之间的距离,更是一家银行服务初心的广度与深度。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未来,金融服务的形态或许会不断改变,但其中蕴含的人文关怀与为民初心,永远是金融业立足的根本。这次“穿越四十里路的温暖”,正是对这一理念最坚定的回答。
建行吉安支行李显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