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作家为南昌文化传播建言献智

政府微信网站
关注10月19日,“千年东湖 南昌原点”中国著名作家南昌市东湖区采风行名家交流会在豫章书院举行。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徐剑、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陆春祥、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韩小蕙、天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龙一4位著名作家分享采风行感受,本地文化学者梅联华交流心得体会,香港商报副总编辑王军作总结发言。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徐剑表示,此次采风活动精心准备、精心选点,让作家们既看到了千年东湖的原点与文化,又感受到了南昌的烟火与百姓生活。“晚上9点后,南昌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街上人流如织,餐馆座无虚席。”更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南昌的白鹤,“中国古代绘画中常出现丹顶鹤,但我认为最高贵的是白鹤。白鹤的繁殖地主要在西伯利亚,但当地狩猎活动频繁,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白鹤飞抵鄱阳湖,并在当地得到珍视与保护,因此,我打算写一篇关于白鹤的文章。”他说。

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陆春祥用“四脉”概括南昌印象:千年文脉、百年血脉、工业脉动与市井脉络。他建议打造“南昌原点数字博物馆”,整合东湖区域内景点,便于游客快速了解地方文化;同时围绕“东湖十二时辰”设计深度体验路线:清晨可至民德路品茶,大士院尝小吃,白天游览八一广场、百花洲,参观朱德旧居、南昌风洞旧址,夜晚登滕王阁、乘游轮欣赏一江两岸夜景,实现“一日穿越千年”。还可以开发“南昌味觉地图”小程序,标注辣度指数与特色小吃,提升游客美食体验。

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韩小蕙谈到,此次采风最大的收获是看到南昌人对当代生活的理解。“大家的生活安逸且讲究,对文化的追求和向往非常强烈,这是他们的精神支柱,体现在市民对自身的精致打扮上,也体现在对书店文化的坚守中。”

天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龙一从美食角度分享了采风行的感受。“此次走进南昌,赣菜最令我印象深刻,仅在东湖区,从街头小吃到宴席大菜,就集中体现了江西饮食文化的精髓。”他对陆春祥老师提出的开发“南昌味觉地图”建议深表赞同,并特别提到江西极具辨识度的辣椒文化:“江西是中国最早将辣椒用于烹饪的地区之一,如果东湖区能够深入挖掘辣椒文化,不仅能为‘南昌味觉地图’注入灵魂底色,更能打造一张辨识度极高的地域文化名片。”

文化学者梅联华感慨道,“这次活动不仅让我重温了故土,更通过与各位作者老师、领导和同仁的深入交流,对东湖及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我从中获得了两大重要感悟:一是通过老师的提问和观察,学会了从新的视角重新发现家乡的厚重与新鲜;二是从东湖的历史中感受到当下的活力,认识到东湖不仅是南昌的原点,也是城市持续发展的活力源泉。”

交流会尾声,香港商报副总编辑王军对此次采风活动进行总结,“采风团被南昌的湖泊美景、宜人气候和‘半城烟水半城郊’等特色吸引,对城市的生态与市民生活表示赞赏。大家深入街巷后,更为南昌的烟火气、历史底蕴与人文景观所吸引,尤其对南昌的市井生活、美食与自然环境赞不绝口。行程中,作家们深入探讨了南昌的红色文化、市井生活、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计划通过文字与创意传播南昌之美,助力中华文化对外传播。”


此次采风行交流会搭建了文化交流桥梁,嘉宾们从“红色、文化、烟火、生态”等多维度挖掘南昌价值,提出的传播建议兼具实用性与创新性。未来,随着作家们的文字创作与创意转化落地,东湖的千年文脉与南昌的当代活力将被更多人知晓,为城市文化传播注入新动力,助力南昌以更鲜活的形象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来源:南昌东湖区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