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江西 资讯

新余这个村庄经历了什么让人心生向往

新余发布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周南里变形记

走进袁河街道望城管理处周南里村,只见道路平坦整洁,公园绿意盎然,村民脸上满是笑意。谁能想到,这片如今人人称赞的宜居之地,多年前还是一个被废钢渣围困、环境“脏乱差”的“被遗忘的角落”。从“避之不及”到“心生向往”,周南里村的四次华丽蜕变,书写了乡村环境整治与民生改善的生动篇章。

  1

首变破局

搬走“渣山”,荒滩变身网红公园

改造前

“2018年以前,我们村哪有现在的好光景啊!”在周南里村居住了大半辈子的村民大爷回忆起往昔,连连摇头。彼时的周南里,被一座堆积了几十年的废钢渣山“压”得喘不过气——渣山最高处超过三层楼,紧邻村民房屋。晴天,粉尘漫天飞舞,村民晾晒的衣物沾满灰尘;雨天,锈红色泥水漫溢,鞋子上的铁锈难以清洗。不堪其扰的村民纷纷外迁,不少新建房屋无奈空置,留下的村民只能“关门闭窗过日子”。

转机出现在2018年。新余市投入专项资金,启动废钢渣山清理工程,彻底搬走了这座困扰村民多年的“心头患”。更让村民惊喜的是,清理后的荒滩地被精心打造为袁河公园。如今,漫步袁河公园,蓝天碧水相映,绿树红花点缀,每天都有大量市民前来休闲游玩。“以前羡慕城里人有公园逛,现在我们村的公园比城里的还漂亮!”大爷笑着说,许多当初外迁的村民也陆续回流,村里空置的房屋重新亮起灯火,恢复了往日的烟火气。

改造后

2

焕新颜值

整治村容村貌,旧村换上“新衣裳”

改造前

改造后

环境变好了,村里的面貌也得跟上。2020年9月,周南里村启动村容村貌提升行动,一场“颜值革命”在村里悄然展开。工作人员逐一拆除房前屋后的乱搭乱建,彻底铲除墙壁上堆积多年的陈年油污,还对全村房屋外墙进行统一粉刷。

“村里一下子变清爽、亮堂了!”村民李阿姨指着自家洁白的外墙,语气里满是自豪,“现在走在村里,看着干净整齐的房子,心情都跟着舒畅,出门散步的次数也多了。”整治后的周南里村,告别了往日的杂乱破旧,以整洁靓丽的新形象展现在村民面前。

3

筑牢安全

建“护坡安心墙”,化解多年安全隐患

改造前

周南里村与尹家村交界处,有一条落差达七八米的土坡,这是困扰两村村民多年的安全隐患。每逢雨季,土坡上的泥土和石块极易滑落,不仅阻碍通行,更威胁着村民的生命安全。“有一年雨水特别多,我们每天都提心吊胆,生怕出事。”村民张师傅回忆道。

群众的安危牵动着各方的心。2024年5月,专业施工团队进驻周南里村,克服不利天气影响,抢工期、抓进度,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一道长150余米、高度在2.5米至3.5米之间的护坡墙顺利建成。村民们亲切地将这道墙称为“情系村民”之墙。“这墙一建,我们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下雨天再也不用怕滑坡了!”张师傅感慨地说,这道护坡墙不仅挡住了危险,更筑牢了村民心中的安全感。

改造后

4

精细提升

“微创手术”术”改善环境,生活品质再升级

改造前

2025年1月,城中村改造项目为周南里村带来了第四次蜕变。此次改造如同一场“微创手术”,从地下到地上,全方位改善村民生活环境。地下,实施雨污分流工程,彻底解决了雨天积水的顽疾;地上,主干道铺设平坦的沥青路面,人行道采用透水混凝土打造“会呼吸”的“海绵体”,房前屋后的坑洼路和杂草地也全部完成硬化。

“现在不管晴天还是雨天,出门都方便得很!”村民赵大姐说,以前雨天出门要踩着泥水,晴天走路容易崴脚,如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住在这里越来越舒服,我们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改造后

从被废钢渣围困的“孤岛”,到公园环绕、环境整洁、设施完善、安全宜居的美好家园,周南里村的每一次蜕变,都让生活在这里的人切实感受到变化。如今的周南里村,不仅实现了环境的华丽转身,更让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未来,这座充满活力的村庄,还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书写更多幸福篇章。

来源:新余市融媒体中心综合渝水区袁河街道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