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年坚守,江西老人闲钱投报纸堆

政府微信网站
关注午后,老人快步穿过老巷子,随手推开一扇不起眼的院门,满是旧报纸的屋子映入眼帘,这里不仅是刘海锋老人的家,还是广昌县远近闻名的红色文献宝库,珍藏着3.16万份 “红色记忆”!
从绿邮包到报纸墙
今年74岁的刘海锋,是广昌县水利局的退休职工,一名红色主题报纸收藏达人。几十年来,他把业余时间和闲钱全“砸”进了报纸堆。

广昌路上红色收藏馆
徐维栋摄
上世纪70年代,结束插队的刘海锋在公社邮政代办所当了一年邮递员,自此与报纸结下不解之缘。从1993年至今,他积极收集反映抗战史实、抗日英雄事迹和纪念抗战胜利重大活动的各种报纸。

刘海锋收集的抗战报纸
徐维栋摄
抗战、长征、江西解放……每个专题都堆放得整整齐齐。据他统计,目前已收藏抗战专题报纸300余种1000多份。其中,抗战时期原版老报纸10种24份,包括《抗战日报》《救亡情报》《战地午报》《大公报》等等,随便抽出一张都承载着厚重历史。
三天不眠只为这“家乡珍宝”
“快来看这份报!”刘海锋从报册轻抽出一张1945年8月2日的《战地午报》,头条《争夺吉安城 赣江寇负创北窜》加粗铅字锋芒依旧。“这是江西境内最后一场对日战斗的见证!”为了这份报纸,他花光大半个月工资,纠结了三天三夜没合眼,“就怕宝贝流出江西!”

刘海锋向记者展示收藏的报纸 曾恒贵
摄
除了收藏,刘海锋还从报纸文字中深入发掘抗战历史和抗日英烈事迹。在一份1942年的《大众日报》上,“滨海各界策应东北作战”的新闻竟让他有了个大发现:指挥这场反“扫荡”战役的,正是广昌籍抗日名将、时任八路军滨海军区政治委员符竹庭!
在整理广昌籍开国少将廖鼎祥长征故事时,刘海锋泡在书房半月,翻阅大量书报,最终写出《开国将军廖鼎祥长征二三事》,让家乡英雄事迹重现光芒。

生命不息,集报不止
“一天不吃肉行,一天不看报不行。”如今,年逾古稀的刘海锋依然精神矍铄、声如洪钟,他每天要花五六个小时待在书房里读报、写文章。多年来,他已撰写97篇关于党史、军史的研究文章,其中3篇被收录进抗战史书,为那段峥嵘岁月留下了扎实的文字注脚。
“要把更多的江西抗战历史和英烈们的光荣事迹讲给青年一代听。”刘海锋说道。32年如一日,他像一位执着的“传火者”,将红色故事代代相传。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