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传统客运场站的“花式”突围

政府微信网站
关注曾几何时,
汽车客运站是人们心中
裹着“烟火气”的交通驿站,
是连接城市与乡村、
他乡与故乡的重要纽带。
步入高铁时代,
传统客运站渐渐褪去往日喧嚣,
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破局转型、实现突围?
看看记者走访南昌多个客运场站
得到的答案。

资料图
盘活资源
打造“宝藏”停车场
8月18日正午,
红谷滩区平安西二街、
南昌高铁西站西侧的
南昌长途汽车西站停车场内,
400余个车位全部停满。
自驾前来换乘高铁的市民王俊夫妇,
拖着行李、推着婴儿车,
沿着清晰的标识经专用通道步行,
不到十分钟便抵达高铁站检票口。
王俊表示:
“停车三天只要45元,
价格合适、位置又方便,
真的很省心。”
南昌长途汽车站西站负责人田振华介绍,受高铁分流影响,该站部分区域长期闲置,停车场日均利用率不足三成。为缓解高铁站周边“停车难、停车贵”的问题,江西长运充分利用停车场毗邻南昌西站的区位优势,在两个月内完成了西站、东站两大交通枢纽停车场的改造工程,通过增设醒目的导向标识和智能道闸系统,以轻量化、低成本的改造策略有效盘活了存量资产。值得一提的是,南昌长途汽车西站停车场坚持惠民定价,24小时收费封顶仅15元,并采用灵活的分时段计费方式,改造后不仅用户体验显著提升,运营效率也同步优化,真正实现了“双赢”。
经常从南昌西站
乘高铁去九江的龚佳怡
是南昌长途汽车西站停车场的“常客”,
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以前打车来回至少40元,
现在停车24小时仅15元,
不仅划算,出行也更从容。”
市民黄巧云则表示,
客运场站为高铁乘客提供停车优惠与便利,
升级为体验空间,
是传统客运企业转型的有益尝试。

资料图
“我们对长途汽车西站停车场的停车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高铁旅客平均停车时长超26小时,基本3天起步,传统按时计费成本高。为此,决定通过‘低价引流+长时优惠’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停车用户。”田振华表示,从实际运营效果来看,这一举措反响良好。南昌长途汽车西站停车场日均周转率已大幅度提升至85%。当前正值暑运高峰,该停车场基本处于“满场”运转状态,有效满足了广大出行旅客的实际停车需求。
“自驾转乘高铁,
从价格、地理位置来看,
选择在这里停车是自驾换乘高铁的最佳方案。
我们的停车场也因此成为
许多旅客出行路上的‘减压驿站’。”
田振华说。
赋能升级
推出“客运+”新场景
这个8月,
南昌客运大巴司机涂远征忙个不停,
他每天9时准点从南昌长途汽车站出发,
载着游客开启“南昌一日游”。
“线路火爆得很,
每趟都是坐得满满当当,
我开起车来也更有干劲了。”
涂远征说。
传统汽车站
缘何开出市区内的旅游专线?
南昌全域旅游集散中心
副总经理吴淑丽解释,
当前,
促进道路客运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已成为传统汽车客运站挖掘自身潜力,
顺应道路运输市场化发展的大趋势。
为此,按照“房子租出去、
车子引进来、项目转起来”的
工作思路,
南昌在保留南昌长途汽车站
运输服务功能的基础上,
将其打造成了南昌全域旅游集散中心。
在南昌全域旅游集散中心,记者注意到,这里共有7层,地面6层,地下为社会车辆停车场。其中,2楼为候车大厅,设有自助售票区、总服务台、旅游产品超市、游客专用候车区,以及多家文旅企业和一家孺子书房。
“为推动客运与旅游充分融合,南昌全域旅游集散中心成立后,我们加大文旅产业关联企业的招引力度,着手打造文旅创客空间。”吴淑丽表示,通过与入驻的旅行社合作,目前,中心已推出了南昌至永修、西海、凤凰沟、海昏侯等景点的多条旅游直通车线路,并开通南昌“一日游”精品文旅线路,为市民及来昌商旅人士提供多元化“一站式”的公共文化和出游服务。
在康辉旅行社副总经理兰本星看来,
南昌全域旅游集散中心
将作为一个综合性平台,
有效促进多方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推动“旅游带动运输,
运输促进旅游”的良性循环。
“集散中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季节特点与市场需求,开通直达景区的客运班线,这为我们旅行社的运营和获客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益处。”兰本星表示,“一方面,运营成本有所降低;另一方面,产品组合的灵活性显著增强,使我们能够更便捷地推出‘车票+门票+导游’等一站式增值服务,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这一举措也有助于拓展散客市场,凭借便捷的交通服务吸引更多自由行游客,真正实现了效益与服务品质的双重提升。”
来源:洪观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