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3只彩凤,“画”出一个致富村

政府微信网站
关注“以前挑笋干去镇上,一斤才卖十五六块。现在坐在家门口,等游客上门,一斤能卖到三十八块!”
炎炎夏日,走进乐安县金竹畲族乡大通彩绘村,各种极具畲族特色的墙体彩绘遍布村里的每一个角落。走在村中,如在画中行走。村民老张坐在自家门口,一边招呼游客,一边乐呵呵地说道。

大通彩绘村风景如画。张泽群摄
以前,大通彩绘村村庄房屋杂乱无章,环境脏乱,发展一度陷入停滞。得益于南昌大学李名飞教授团队的改造,近年来,大通彩绘村已经发展成远近闻名的旅游村,不少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当时我们去看的时候,村子确实很破旧,但是我们也发现了这个村的独特的潜力,首先它有深厚的畲族文化底蕴,还有错落有致的梯田,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个村子恰好在去金竹畲族乡吓通飞瀑景区的必经之路。所以,我们当时就想,经过改造,让这里的村民也吃上旅游饭。”李名飞回忆说。
航拍
大通彩绘村 黄煜摄
在村中的改造过程中,南昌大学的师生在李名飞的带领下,以“彩绘”为笔,将畲族图腾与民间传说化作一幅幅墙画,巧妙地融入建筑转角与巷道之间,为村庄注入文化灵魂。
依托当地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采用畲族文化元素,村中墙体彩绘通过主题鲜明、创意新颖、图文并茂的标语、漫画、小故事等形式,勾勒出“美丽乡村”建设的蓝图,让这个曾经斑驳老旧的村庄,变成了“人在画中行”自然与人文结合的彩绘新村。

大通彩绘村风景如画。张泽群摄
如今,漫步村中,游客总能在不经意间邂逅暗藏惊喜的互动画作,让人流连忘返。
“最有特色的还是,我们创作了3333只彩凤,遍布村中各个屋舍之间,这一创意源自畲族盛大的三月三乌饭节,凤凰正是畲族服饰的核心图腾。”李名飞说。
在大通彩绘村的改造过程中,李名飞教授团队还深度参与了项目的整体规划和实施落地,团队基于畲族文化特色创新性地提出了“彩绘+文旅”的发展模式。并指导村民将畲族文化符号巧妙地融入村庄建筑立面改造,同时规划了合理的游客动线和景观节点,建立了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大通彩绘村风景如画。张泽群摄
艺术的力量,唤醒了沉睡百年的文化基因,让整个村庄焕发出蓬勃生机,村里的竹笋、蜂蜜等山货如今成了抢手货。
“如今村里新增了3家民宿、2家农家乐,村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去年村集体收入增长65%,南昌大学设计团队的改造既美化了村庄,又带动了经济,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村干部廖坤说道。
“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展现了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创新,让设计智慧在乡村振兴中绽放更大光彩,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教育理念。”李名飞说。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