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和践行为民造福的正确政绩观

南昌发布
关注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和践行为民造福的正确政绩观,用心用情保障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看到更多变化,得到更多实惠,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当前,南昌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民生改善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随着城市能级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要求我们必须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更优的作风,推动民生事业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

就业是民生之本,更加注重保障改善民生,就是要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坚持以发展创造就业、以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居民增收。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有效提升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持续完善“5+2就业之家”服务功能,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教育作为民生基础工程,必须着力推进优质资源均衡配置,通过提升教育质量促进社会公平与人才培育。要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加快推进18个新建设中小学项目建设,确保3.5万个新增学位如期投用;要稳妥推进教育部中考改革试点,高标准办好南昌中学、行知中学、洪都中学等示范性学校,通过集团化办学、师资交流等方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分布,唱响“学在南昌”品牌。

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要以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完善分级诊疗制度,让优质医疗资源更好惠及全体市民。要全力推进五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疗集团建设,积极培育和引进高层次、紧缺性医疗人才,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针对“一老一小”重点群体,需要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的同时,大力发展普惠托育,切实解决群众后顾之忧。要健全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体系,重点推进“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同步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支持鼓励各类主体开办托育机构,更好地服务“一老一幼”。同时,通过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提升城乡低保等保障标准,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让“老有颐养、幼有善育”成为南昌最温暖的民生底色。
和谐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是人民幸福的保障,也是最大的民生。要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紧盯重点领域,坚决防范重大事故发生。同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保障和改善民生永远在路上。全市上下要始终保持“自信、发奋、齐心”的精神状态,把全会确定的民生实事一件一件办好办实,让南昌的发展更有温度,让群众的幸福更有质感,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中交出南昌优异答卷。
来源:南昌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