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正好 南昌“周末经济”持续升温

南昌发布
关注春光正好,微风不燥。与家人好友一起出游,共赴一场“家门口”的春日之约,成为越来越多南昌人度过周末时光的选择。
周末虽短,却也为城市周边游、餐饮消费等创造了足够大的空间,不断激发我市消费市场新活力。本报记者兵分多路,探寻这场春日里的周末“好戏”。
向山而行:
“山系生活”重构周末消费版图
晨曦初露时,梅岭高路入云端观景台上已聚集了上百名等待日出的游客。随着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人群中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叹声,手机镜头纷纷对准天际线,将“西山积翠”的壮美瞬间定格。

作为南昌最高自然观景台,这里每到周末便上演着这样的“生活情景剧”。这个南昌市唯一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正以独特的“山系生活”重构周末经济生态。
梅岭虽非崇山峻岭,却以“一步一景”的灵秀特质,引领着都市人解锁全新生活方式。“周末只要没事,我都会带孩子来爬山,体验大自然。”人群中,市民钟安安带着9岁儿子出现在镜头里,笑容灿烂。
“防晒帽、水壶、防晒霜、登山杖……”钟安安展示着手机里的购物清单,仅孩子的基础装备就花费了2000多元,其中一双800多元的专业登山鞋格外醒目,“暑假计划挑战更高海拔,装备升级是必要投资。”
除了户外装备,“山系生活”的消费场景离不开民宿和农家乐。
沿着蜿蜒山路来到招贤镇堎上自然村,一栋造型别致的房屋吸引了记者注意。屋内摆设古色古香,落地玻璃窗后的竹林轻轻摇动,屋旁的草坪、秋千、篱笆、小溪,勾勒出一幅山间生活图景。
这间民宿的主理人王亮红夫妇,曾经也是徒步、爬山爱好者。2021年,他们敏锐捕捉到梅岭山间旅游升温的契机,经过2年筹备,2023年底开业并迎来首批客人。
王亮红说,民宿只有3个套间,2间大床房,他们每到周末、节假日和寒暑假就要忙起来,“住宿的很多都是亲子家庭,或者朋友和同学聚会,晚上在民宿休闲,白天就去山间徒步、看风景、吃农家菜。”
昨日中午12时,紧邻月亮湾景区的育新自然村,一农家乐的店主刘伟明忙着招呼客人。这栋三层小楼房,2层用来摆餐桌、1层用来住宿,“自家农房,在外面打工上班,放假就自己炒菜招呼客人,用的是自家田地里的新鲜蔬菜。”刘伟明算了笔账,光这一项一年能增加四五万元收入。
“来我们这吃饭的都是进山游客,这几年人气越来越旺,周末门口的停车位一位难求。”刘伟明说,家人都在身边,收入也增加了,他对如今的幸福生活很知足。
“现在光育新这一个自然村,就发展出了8家农家乐,2家民宿。”堎上村党支部书记刘绥盛说,这两年,村里还在尝试带领村民种植玉木耳、茶油等农作物,作为土特产品销售,带动村民增加收入。

雷港村民宿集群通过“村企共建”模式,将闲置农房改造为精品民宿,周末入住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带动周边农家乐、土特产销售等关联产业增收。
蟠龙峰巅的“云端咖啡”则演绎着文旅融合的可能。这家店主营咖啡、果汁饮料和简餐。“很多老人家来吃饭,周末家庭游、朋友一起来拍照打卡的也很多。”咖啡店负责人、37岁的创业者李龙告诉记者,现在工作日一天的营业额保持在千元左右,周末高峰期一天能卖出300多单,营业额超万元。

凭借城市中央公园的地理优势,湾里梅岭构建起“登山步道+日出观景+民宿集群”的完整产业链。湾里管理局以入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契机,实施“旅游+”战略推动产业融合,打造磨盘山森林体育公园、罗亭鲜花小镇等特色载体,培育出“半朵悠莲”“在芙山房”等28家中高端乡宿。都市人背着登山包走进山林、村民在自家门口端起“生态饭碗”……这里每一个游客、每一处民宿、每一家小店,都是一处“山系生活”样本,于绿水青山间生长出充满活力的经济新图景。
“滨海”风光:
打造家门口休闲新方式
这个春日,市民不必远赴海滨,在“家门口”就能体验“看海”的浪漫。随着赣江水位丰盈、沿岸景观提升,洪州大桥下、朝阳江滩公园等地的“海景”打卡点在社交网站爆红,带动露营、摄影、餐饮等周末消费热潮。
19日,记者跟随游客从滕王阁北园拾级而上,沿着游廊一路向北,过“章江晓渡”,来到滕王阁景区北扩片区。江水浩渺,赣江的壮阔一览无余。

在唐风宋韵特色的亭台楼阁和水天一色的“滨海”风景里,不仅有络绎不绝的游客驻足留影,更有身着华美汉服、妆容精致的佳人,在摄影师的镜头下定格一幅幅古典与现代交织的绝美画卷。
“如今很多年轻人喜欢穿传统服饰在景点拍照打卡,高峰期店里日均客流量近50人次。”在滕王阁景区附近,一家汉服体验馆负责人陈煜琼告诉记者。
随着滕王阁北园免费开放,景区人气持续攀升,游客络绎不绝,周边街区各类古装租赁、古装体验、古风摄影店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绣罗霓裳点缀着古老街巷,为这座历史文化地标增添了一抹流动的风景线。
再将目光移至洪州大桥下,作为新晋的南昌“看海”宝藏打卡点,每到周末,这里游人如织。

“我们是开车过来的,旁边就是免费的停车场,很方便。”正忙着将露营车上的“装备”一一卸下的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趁着天气晴好,一家人来这里露营、野餐。记者看到,他们携带了野餐垫、帐篷、蛋卷桌、月亮椅等露营装备。放眼望去,洪州大桥下和他们一样带着装备前来露营的市民还有许多,江畔茵茵绿草上,一顶顶五彩斑斓的帐篷里人们放声欢笑,纵享“海滨”乐趣。
“再来几张,这里很出片。”在一处礁石旁,不少年轻人在此打卡拍照,与洪州大桥洁白的“昌”字形桥塔和湛蓝的水面亲密合影,留下难忘瞬间。
如今,在南昌看“海”,不仅可以看到美丽的江景,更能感受到五光十色的都市生活。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江面上,粼粼波光延伸至天际,宛如大海般宽阔。朝阳江滩公园里,后备箱集市开始热闹起来。
一辆辆私家车整齐排开,敞开的后备箱被改造成迷你店铺,暖黄的串灯、手绘招牌和飘香的咖啡,为傍晚增添了几分慵懒与热闹。
“冰粉、手冲咖啡、现调鸡尾酒……”摊主们热情招呼着来往的行人。一位卖特调饮品的年轻人笑着说:“这里氛围好,大家来‘看海’,顺便喝一杯,我们也能交到新朋友。”
“周末更喜欢来这儿消费,不仅能品尝美食,还能在‘海’边露营、欣赏风景。”一位市民告诉记者。
夜幕渐深,江风微凉,耳边传来嬉闹声,后备箱的灯光映照着人们的笑脸。在这里,“看海”是都市人向自然的一场集体奔赴。
乡野新趣:
一村一景激活消费新动能
田野星空、赏花踏青、体验农耕……春日的南昌乡村,山清水秀、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大批游客。广大游客追随春天的脚步,邂逅浪漫春日、品味田园农趣。
昨日,记者走进南昌县塔城乡湖陂村,只见树木郁郁葱葱,道路干净整洁,一座座农家院落掩映在花草树木之间,随处可见如诗如画的乡村田园美景。

近年来,湖陂村探索实施招引新村民、培育新农人、发展新业态的“三新计划”,成功吸引10余户新村民落地生根创业,实现闲置房屋资源转为农家书屋、咖啡屋、白鹭农场、鹭岛营地等乡创乡游空间,构建了“一片二园三基地”多元化业态布局。同时,依托金花节、露营节等各类活动,以“文创+农旅”模式推进村庄建设,助力乡村文旅多元发展,让小乡村逐步成为旅游热门地。
“真没想到,咱村子能发展得这么红火!不少在外打工的村民都返乡了,大家靠着经营农家乐、销售特色农产品,还有当导游,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日子越过越有盼头!”谈及村里的变化,湖陂村村民眉眼间满是藏不住的喜悦,话语里尽是自豪与幸福。
而在南昌经开区蛟桥街道上风景村塔下自然村,这里近万株野生映山红迎来了盛花季。绚丽的映山红漫山遍野,将山间装点得姹紫嫣红,美不胜收,吸引了众多游人前来打卡。

“我们是在小红书上刷到这里的美景,一大早,我就和朋友特意从东湖区开车赶来。一到这儿,漫山遍野的映山红热烈盛放,娇艳欲滴,美得让人移不开眼!随手一拍都是大片,真的太值了!”游客吴女士兴奋地分享道。
记者了解到,2024年8月,南昌经开区对塔下村实施农业农村“两整治一提升”行动,通过改善路域环境、人居环境,使村庄摆脱了“脏乱差”,实现了“洁齐美”,乡村“颜值”得到了大提升。同时,在梅岭山上修建了“雷锋尖”“凤鸣凰”2条登山步道,路边种满了紫荆花,引得游客纷至沓来,带动了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村里还有茶叶、茶油、土鸡和有机蔬菜等特色农产品,为当地村民带来了经济收益。2024年,当地特色农产品销售额约20万元。
随着塔下村的知名度逐渐提升,游客数量也在逐年攀升。“今年赏花期,预计游客数量将达到12000人左右,相较于去年和前年的4000人左右,有了显著的增长。”上风景村党支部书记龚小风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挖掘和发挥自然资源的价值,发展旅游经济。开发更多的旅游项目,如徒步旅行、摄影采风、亲子活动等,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同时加强与周边景点的合作,共同打造旅游线路,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
塔下村的映山红景点,不仅是一片自然之美,也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接下来,我市将继续挖掘本土资源禀赋,持续推出一批集生态观光、民俗体验、文化研学于一体的特色旅游精品,让乡村成为大家向往的“诗与远方”。
“花样”南昌:
捕捉春色共赴一场“春日之约”
春风拂过赣江两岸,南昌的公园、街巷与近郊已然被缤纷花海“点燃”。随着气温回升,每到周末,市民游客纷纷走出家门,奔赴一场“春日之约”。
在南昌红谷滩区滨江月季园,月季花迎来了盛花期,姹紫嫣红的花朵吸引着众多市民游客前来观赏。

走进滨江月季园,阵阵花香扑鼻而来,芳香馥郁、沁人心脾,月季花色鲜艳,花形秀美,争奇斗艳,有的花瓣层层叠叠如裙裾,有的单薄透亮似纱衣,有的小如蔷薇,玲珑精致,独特的月季花香让人心旷神怡,沉醉不已。“滨江月季园简直是花海,朋友圈都被刷屏了。”市民张佳鑫说,“这个公园靠在赣江边,视野开阔,空气很清新,而且这里的月季种植规模大,品种很多,我每年都要带着孩子和家人来这里拍照打卡。”
不远处,游客伍雨桐与朋友们在摆弄着帐篷,准备开启野餐模式。“我们是从吉安过来的,在小红书上看到南昌滨江月季园很漂亮,拍照非常出圈,就约朋友一起来玩了。”伍雨桐向记者介绍,“来到这里我看到有人露营野餐,就在附近商圈购买了露营设备,希望有一个开心的旅程。”
记者了解到,滨江月季园栽种月季总面积达7000㎡,共计13万株月季,有扉扇、粉扇、朝云等60多个品种。以大花月季品种展示贯穿整个园区,同时布置有迷宫的丰花月季品种展区、微型品种展区、地被月季展区、藤本月季展区,还有蔷薇属的玫瑰、木香等品种,5月份将迎来最佳观赏期,花期将持续到11月份。

与此同时,南昌象湖湿地公园将春日的浪漫再次升级,月见草肆意绽放,粉嫩的花朵汇成浪漫的花海,宛如梦幻的粉色绒毯。一群身穿鲜艳服饰的阿姨们,手上彩色的丝巾随风飘动,与月见草一同绘就一幅绚烂的画面。
在这里,游客们纷纷开启了“赏花+摄影”之旅。专业摄影师驻场指导,为游客捕捉在月见草下的绝美瞬间,定格春日浪漫。
“一到赏花季,我们店的生意就特别火爆,尤其是周末,要接待好多游客,都忙不过来。”花丛中,摄影师王毅熟练地调整着相机参数,时而捕捉少女们在花海中的美丽,时而变换姿势拍摄特写。
“我很喜欢拍照,这里有这么好看的花海,当然要找专业的摄影师记录下来啦,希望每一张照片都能成为刷爆朋友圈的春日大片。”游客张佳思说。
近年来,南昌开启赏花热潮,赏花的背后,是经济的蝶变与跃升。面对赏花经济的季节性挑战,南昌突破“昙花一现”局限:黄马凤凰沟景区通过种植不同花期的花卉延长观赏周期;海昏侯国遗址公园计划引入四季温室花展;安义古村将花田与传统风俗结合,让“美丽效应”持续发酵……南昌正以特有的赏花盛景吸引着八方来客,“赏花+”模式不仅让游客拥有丰富多彩的春日体验,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来源:洪观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