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湖滨江:生态新城构建宜居新画卷

政府微信网站
关注近年来,南昌县紧紧围绕建设人民满意的城市的目标,从“建设”与“管理”两端发力,坚持大思路谋划、大手笔投入、大项目推进,以景观提升为主线,以环境整治为中心,以民生改善为要义,全力提升城乡建管水平,促使城区框架不断拉大,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作为南昌县现代化品质新城开发的“主战场”,象湖滨江公园规模之大,种类之多更是值得一赞,从江体到河体到湖体,全面覆盖多个生态层面,助力区域加速融入“一江两岸”。

策应“一江两岸”实施生态公园建设
赣江昌南外滩公园是南昌赣江大堤风光带的延续与创新,赣江东岸滨江绿轴的重要部分,公园北起生米大桥,南止富山大道,占地面积3594亩,9.6公里岸线分为江滩活力区、民俗田园区、城市魅力区、生态示范区四大主题,以欢乐水世界、阳光沙滩、彩林飞鸿、江波韵律、揽江台等核心景观呈现“赣江画卷·豫章新境”的整体风貌,是集趣味、生态、创新一体的大型城市公共滨水活动空间。

建成后的赣江昌南外滩公园路畅树绿、碧水蓝天,全面改善水体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居民幸福指数,真正做到了还水于民、还江于民、还路于民、还绿于民,并成为南昌市的后花园、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同时,也将增强象湖滨江的生活质感,促进区域深入融入一江两岸发展。

如今,昌南外滩公园已经成为了一个绿意盎然、休闲有趣的生态公园。漫步其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与宁静,享受到健康的生活方式。这里已经成为百姓休闲娱乐的又一好去处,吸引了无数市民和游客前来游玩,成为了南昌县乃至整个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擦亮“生态新城”名片助力百姓幸福安居
为打造“生态新城”名片,增强象湖滨江片区宜居、宜业、宜游性,板块内多个公园已经对外开放,为百姓营造环境优美的区域绿地。
抚河故道湿地公园:投资57.7亿元
抚河故道湿地公园建设工程位于昌南新城区核心区域,主要为抚河故道两岸及其延伸绿地。南接芳湖路的象湖南湿地公园,北临南昌南外环,从昌南新城腹地南北向贯穿整个城区,全长约12公里,总面积约13.07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约5.8平方公里),随蜿蜒曲折的抚河形成不规则带状。

建成后,抚河故道湿地公园将以生态湿地为主,集合生态科普、人文风情、休闲游憩、旅游度假综合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昌南新城景观明渠:投资2.88亿元
昌南新城景观明渠工程包括东祥路、河洲路、象湖四路和汇仁大道等4条景观明渠,全长9.04公里,总面积810亩,其中绿地面积285亩,水域面积425亩,海绵化铺装面积7万㎡。项目总投资2.88亿元。

目前,昌南新城景观明渠已完工,有效解决昌南新城区域的排涝安全问题,进一步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拓展景观水系的覆盖区域。
雄溪河湿地公园:总投资高达16亿元
雄溪河湿地公园长达12公里,总面积450.14万㎡,建设内容包括河道整治和景观提升两大部分。根据项目规划,雄溪河湿地公园设计目标为碧水雄溪,祥和昌南,打造工业污染后河道生态化的示范性工程,规划有三大公园系统、十大特色景观,目标将呈现出“处处有景、季季有花、风光迤逦、景色宜人”新景象。

目前雄溪河湿地公园已对外开放,串联象湖新城、小蓝经开区、银三角片区,形成一个创造具有浓厚地域特征的城市综合性自然生态廊道。
玉鸾公园
根据《南昌县沿江片区城市设计方案》,象湖滨江还将规划一座玉鸾公园,涵盖滨江慢行步道、玉鸾公园、滨水商业街等公园绿化及休闲健身场所。


从抚河故道湿地公园到沿江风光带再到道路景观明渠,从江体到河体再到湖体,三大生态层面全面铺开,随着一项项生态工程、惠民工程的实施,如今的象湖滨江,灯更亮,路更平,景更美,生活更便利,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城市管理日渐完善,市民住着舒心、出行放心,生活更加欢心。
以旧换新象湖滨江置业正当时
生态新城已成型,正是置业南昌县好时节。
目前,南昌县推出了“以旧换新”的政策,购房者现在象湖滨江置业,还能享受到更加优惠的政策和措施。
为进一步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的群众,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自去年率先试行房票安置制度后,南昌县又率先实施了房屋“以旧换新”政策,通过将“房票安置”与“以旧换新”相结合,让全县每一户想改善、要改善的群众都能享受到房屋改善政策红利,让更多的老百姓都能享受到“以旧换新”的政策利好。

“以旧换新”实施方案明确,购房人在南昌县地域范围内选定参与“以旧换新”活动的楼盘,并完成新建商品住房合同备案后,凭二手房交易证明参与“以旧换新”活动,享受“消费补贴”“购房补贴”“利率优惠”“佣金返还”等四大优惠政策。经纪机构在南昌县地域范围内出售二手住房、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由对应房地产经纪机构按二手住房销售佣金的50%进行返还。
目前,南昌已征集首批房地产开发企业21家、银行机构10家、经纪机构5家参与此次“以旧换新”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