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楼村:又是一年好“丰”景

新浪江西
关注“十里毛楼万方塘,水映山峦好风光。静听林间蛙鸣语,春种秋收堆满仓。”立秋时节,走进上饶市广信区五府山镇毛楼村,一幅动人的山水田园画卷跃然眼前。而这几日,农行上饶分行驻毛楼村第一书记罗时勇和他的工作队可忙坏了……
涓涓山泉水 润泽玉珠田
“今年我家的山泉大米,早就被人预定一空啰!”毛楼村种粮户王善福看着眼前一大片黄灿灿的稻田提高了嗓门,乐呵呵地说。
顺着王善福手指的方向远远望去,金黄的稻穗和群山的翠绿遥相辉映。王善福口中的山泉大米就种植在这海拔高度近700米的大山小盘地之中。
然而,就在去年9月,王善福却因大米产量低、销售前景不明而一脸愁容。为了消除王善福的这块“心病”,早在今年稻苗插秧时,驻村第一书记罗时勇就多次深入田间地头,查看禾苗的长势,每次来他都要和王善福聊上许久,但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家的大米可是稀缺资源啊,不愁没有销路哩!”

农行驻村工作队深入田间地头查看稻谷种植情况
此后,驻村工作队第一时间帮助王善福申请到了15万元“惠农e贷”,并主动联系广信区农村农业局,推荐他参加政府举办的现代农业发展成就展。同时罗时勇还为其打造“少精优”大米品牌,申报“毛楼玉珠”商标,并设计外包装。就这样,毛楼山泉米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快便打开了销路。
“眼下稻谷收割在际,可以预计,今年的‘毛楼玉珠’一定有个好收成!”说到这里,王善福露出了淳朴的笑容。阳光透过稻穗映照在他的身上,也印下了他的金色丰收年。
小小猕猴桃 闯出大山坳
走进毛楼村果农何金文的猕猴桃园,沉甸甸的果子挂满了枝头,散发着诱人的果香,让人垂涎欲滴。
眼下,正值猕猴桃的成熟期,吸引了不少订购商慕名上门。何金文正在忙着与收购商们讨论新的订单计划。而谁又会想到,眼前这个身材高瘦的种植能手,也有一段艰难的过去。

农行驻村工作队现场了解猕猴桃种植情况
“要是没有上饶农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我早就已经返贫了!”提及往事,何金文用略带哽咽的声音打开了话匣子。2021年,何金文被查出患有重疾,为治病花光了自己多年的积蓄,果园的经营也出现了严重困难。农行驻村工作队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帮他申请到了低保救助,还为其提供了15万元的贷款,解了燃眉之急。“感谢农业银行在我最艰难的时候拉了我一把,不但让我重新捡起了自己热爱的事业,还为我的家庭带来一份保障,现在我感到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何金文的果园地处大山坳,这里一年四季气候温润,加之在山泉水的浇灌下,猕猴桃口感香甜、品相极佳。
“今年咱们果园的猕猴桃肯定是个大丰收,如果按照市场价格收购,预计收入可以达到40万多元呢!”提起今年的收成,何金文满脸欢乐地与大家分享着他内心的喜悦。甘甜的香味儿弥漫了整个果园,也甜进了他的心坎里……
声声石蛙鸣 唱响致富曲
上饶市金溪农业有限公司的石蛙养殖基地,养蛙池内的水面上游动着黑压压、密麻麻的石蛙,“呱呱”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石蛙原名棘胸蛙,是南方丘陵山区生长的一种名贵山珍,因其肉质细腻且富含丰富的矿物质元素被美食家称为“百蛙之王”,但山区野生石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禁止捕捉。一次偶然的机会,驻村第一书记罗时勇从市场上获悉养殖石蛙投资少,效益高,且毛楼村地处武夷山麓,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这让他萌生了带领村民养蛙的想法。

农行驻村工作队在村两委沟通建立养蛙基地事宜
但是,石蛙对生存环境要求高,养殖难度大,刚开始村民们对罗时勇的提议并不买账。知道大家有所顾虑,罗时勇便四处收集养蛙技术,一次次上门推广,并为养蛙户申请了50万元的“财农信贷通”。
“如今,我们村建起了养蛙基地,养蛙池也从最初的20个发展到了80多个,每年销售的商品蛙多达3000多斤,实现收入35万余元。今年已经有浙江、广东等地的客户打电话来订货了,九月就有商品蛙上市,预计收益非常可观。石蛙养殖不仅鼓起了村民们的‘钱袋子’,还丰富了城里人的‘菜篮子’,上饶农行的驻村工作队真是帮我们蹚出了一条致富路啊!”村支书黄荣洪开心地说。
“我们工作队吃住在村,为的就是精准掌握他们的实际需求,只要是有利于农民致富的、农村发展的,我们都会大力支持,努力用合适的信贷产品和优质的金融服务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我想这就是我们扎根在这里的价值和意义吧!”驻村第一书记罗时勇如是说。
两年来,农行上饶分行驻村工作队结合当地实际,支持毛楼村发展林下经济,推进种养殖一体化,开发休闲农业,带动村民人均年收入翻了两番,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长了近5倍。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天际,为整个村庄勾勒出迷人的线条。漫步于乡间小道,村民们的欢声笑语与农舍上空的袅袅炊烟相互交织,到处都是一派喜庆祥和的丰收景,令人心生陶醉、流连忘返……
(郭琳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