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江西 资讯

“五一”还能安心出游吗?重要提醒:做好这两个方面准备

新浪新闻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距离去年年底爆发的新冠疫情高峰期,已经过去了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认为新冠病毒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但是近日不少网友晒出了新冠阳性的抗原,声称自己出现了“二阳”的情况,难道新冠感染高峰又要卷土重来了吗?

(截图来源:小红书)

张文宏:应对二次感染,需关注脆弱人群

近日,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做了题为《新冠二次感染》的演讲。他介绍,数据显示,如果新冠病毒发生变异,6个月后会慢慢出现二次感染,一般规模不大,但如果下一波病毒的变异有效突破了人体为对抗前一波病毒而形成的免疫屏障,第二波就会形成感染高峰。他表示,应对新冠二次感染,需关注脆弱人群,不断地监测、预警,做好药物储备,对任何变异株的到来做出快速反应。张文宏呼吁,建议脆弱人群(60岁)在6个月以后,再次接种疫苗。

(截图来源:新浪微博)

五一出行,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及防护措施

4月26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五一”假期疫情防控有关情况。国家疾控局传防司一级巡视员贺青华介绍,“五一”假期人员大规模的流动可能会增加疫情传播的风险,但是造成规模性疫情传播的可能性小,各地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假期正常出行需求保障,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建议大家“五一”出行时做好两个方面的准备:一方面是要加强出行或者旅途中自我健康监测,如果发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感冒症状时,应及时开展核酸检测和自我抗原检测,避免带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目的地传染病疫情形势,要有针对性地做好防护准备工作。在旅途中,做好个人自我防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出游健康小贴士,增强免疫力是关键

  • 个人防护

“五一”假期在即,人员流动增加,外出记得戴好口罩、勤洗手,少去人口密集的场所,与人接触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

  • 出行防护

外出游玩乘坐交通工具,一定要带好口罩,手不要触摸口耳鼻(不要乱摸任何物品),有条件时,可随身携带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 安全就餐

不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禽肉蛋要充分煮熟后食用,少吃生食,吃饭的时候尽量选择隔位就餐,尽量不扎堆、不聚集,吃饭的时候尽量选择公筷,或者选择打包带走,防止交叉感染和传染疾病。

  • 提前做好游玩攻略

五一小长假,游客较多,可以提前做好游玩路线、住宿酒店等攻略,关注目的地天气变化,天气阴沉下雨的情况下,出行带好雨衣及厚一点的衣物,尽量减少受凉的机会,预防免疫力下降给细菌、病毒入侵创造可乘之机。

  • 均衡营养,增强免疫力

由于旅途劳顿会消耗身体更多的能量,造成营养流失,出现头晕、发力、过敏、食欲不振等营养失衡的现象,这个时候需要及时补充营养,保持营养均衡,为免疫细胞提供足够的养分,让身体处于最佳的状态。

江中牌多维元素片,富含21种营养元素,不仅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还特别添加了赖氨酸,能促进人体对维生素、矿物质的吸收,保证营养均衡,增强免疫力。饭后2粒,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三重营养,均衡补充,守护健康有底气。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