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也会起湿疹吗?

综合
关注最近在九江市妇幼保健院门诊总看见有很多抱着小宝宝的家长在门外候诊,多是几个月大的宝宝,这么小的宝宝是来看什么呢?原来是宝宝经常挠自己的小耳朵,常常挠的通红。家长总是担心是中耳炎,其实是外耳道湿疹在作怪。

湿疹,很多家长都不陌生,是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主要特征为搔痒、多形性皮疹,易反复发作。皮肤上可出现弥漫性潮红、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液、结痂及鳞屑等损害,消退后一般无永久性痕迹,少数孩子会有色素沉着。
那么耳朵里也会起湿疹吗?其实,外耳道内也是皮肤结构,所以湿疹长在孩子的外耳道也就不足为奇了。
九江市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雷盛钦主任介绍,耳道、耳廓、耳后都可能出现湿疹,若过分搔抓、摩擦,甚至可能出现耳道流水、流脓。

但通常外耳道湿疹相对隐蔽,当宝宝出现拍头、摇头,抓耳、哭闹、烦躁不安,经常影响睡眠时,家长要注意观察宝宝耳朵及外耳道,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此外,湿疹还有可能合并感染,导致宝宝长疖子,耳朵出现压痛。
湿疹的原因很多,比如环境过敏因素,接触肥皂、皮毛化纤、花粉、油漆等刺激性物质。也有的宝宝是因为食物过敏,牛羊肉及其奶制品、鱼虾海鲜等,尚在哺乳期的宝妈食用导致过敏的食物,通过母乳影响到婴幼儿。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喂养婴幼儿时姿势不当,导致奶水流入耳内,或洗头、洗澡、出汗时导致耳道潮湿引起湿疹。目前多认为婴儿湿疹的发生除了上述的因素外,还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等有关。
宝宝起了湿疹家长要尽可能找出病因,去除过敏原。在医生指导下涂抹曲咪新乳膏或湿疹膏,如果宝宝的外耳道有流水、流脓现象,需要及时清除后涂抹药膏,同时遵医嘱定期复查。
生活中要注意这三点
01
保持宝宝的耳朵、耳道干燥清
洁。
02
睡觉时不要一直压着有湿疹的一
侧耳朵。
03
母乳喂养时,宝妈的饮食也要
清淡,尽量避免高蛋白和海鲜。
九江市妇幼保健院
耳鼻咽喉科简介
九江市妇幼保健院耳鼻咽喉科是医院重点发展专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专科特色的科室,科室现有副主任医师3名,住院医师4名,其中硕士研究生1名。拥有九江市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中心。科室配有中耳分析仪、诊断型耳声发射,脑干诱发电位,视觉强化,游戏测听,纯音测听等听力学检测仪器,能进行儿童听力筛查、诊断、干预及康复的各项工作。拥有多种儿童内镜检查仪器(如耳内镜、电子鼻、咽、喉、气管镜等)。门诊开展耳鼻喉多发病、常见病、疑难复杂病症的诊断和治疗。住院部开展:低温等离子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内镜下外耳道及鼻腔异物取出术、鼓膜置管、修补术、鼻骨骨折整复术、后鼻孔息肉切除术、外耳道乳头状瘤切除术;副耳切除术、先天性耳前瘘管、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头面部肿块切除术;颌面部外伤清创整形缝合等各类手术。
学科带头人

雷盛钦
耳鼻咽喉主任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临床医学系,从事临床工作10余年,曾进修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师从国内著名耳鼻咽喉科殷善开教授,对小儿耳鼻喉科的临床、教学、科研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能解决本专业较为复杂的技术难题,尤其在小儿鼾症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主持及参与市、区级课题2项,撰写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其中2007年发表论著《经口电视内镜下儿童腺样体切除术49例分析》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擅长扁桃体摘除术、腺样体切除术、甲状舌管囊肿摘除术、先天性耳前瘘管摘除术、鼓膜置管术等耳鼻咽喉的各项外科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