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抗战记忆:追寻红军北上抗日足迹纪念活动启动
摘要: 1931年9.18事变,拉开了中华民族浴血抗战的序幕,是一个值得全体中国人铭记的日子。由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主办,江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协承,“红米饭”官方微信承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追寻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红色足迹之”北上穿越之旅”纪念活动18日在南昌市正式开始。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王晓春、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彭勃参加启动仪式。1931年9.18事变,拉开了中华民族浴血抗战的序幕,是一个值得全体中国人铭记的日子。由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主办,江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协承,“红米饭”官方微信承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追寻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红色足迹之”北上穿越之旅”纪念活动18日在南昌市正式开始。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王晓春、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彭勃参加启动仪式。
今天,新浪江西与@南昌熊明 @江西柳艳兵 等江西党史爱好者组织七个车队,在当年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战斗过的地方,进行穿越之旅,寻找红色记忆,北上,北上,让我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此次活动主要是缅怀先烈,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宣扬红色文化。在当年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战斗过的地方,进行穿越之旅,传递江西好声音。活动将在景德镇、上饶、鹰潭三地组织参观红色遗址遗迹、听取当年红军故事、参观当地红色、绿色、古色文化景点并进行公益捐赠等活动。本次活动随行媒体除新浪网外,还有人民网、凤凰网、江西手机报、江西卫视、当代江西、景德镇电视台、赣风杂志、经济日报、老干部之家网等,有关新闻媒体、作家、艺术家、大学生代表、工人、企业家、社会活动人士及党史爱好者30余人参加了该次活动。
王晓春主任在启动仪上表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中国人民聚集在由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旗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用血水和汗水谱写出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史诗。代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战斗在抗日战争的最前列,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江西人民在长达七年多的时间里,受尽了日本法西斯的各种凌辱,付出了巨大代价。江西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一些重大事件的发生地。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就是从江西走出去的我党领导的最早一支抗日正规武装,在南昌组建的新四军是闻名海内外的抗日铁军。江西还是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重要战场之一,在抗战中基本上守住了境内相对稳定的对日作战线、相持线。在敌后战场上,江西人民在中共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纷纷组建抗日游击武装和抗日救国团体,利用各种形式配合、支援正面战场作战,为中国抗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强调,习总书记在9月3日的纪念大会上指出:“‘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努力。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灿烂文明,也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明天。”今天,我们纪念这场胜利,回顾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缅怀中国人民英勇抗战、为世界和平做出的重要历史贡献,就是要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中紧紧依靠人民,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江西同步建成小康而奋斗。江西是党史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在这块热土上留有众多的革命遗址,动人的故事和不朽的精神。这些都是我们江西老俵得天独厚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挖掘、宣传、运用好我们江西的红色资源,需要有像长城汽车公司和怡宝公司这样有社会责任和担当的企业来共同努力。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社会机构和人民团体加入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的队伍中来,共同为江西的文化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成绩。
彭勃副主任在启动仪式上介绍了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基本情况。她说,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及其发表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是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先声,也是我党我军为实现民族解放运动的政治军事战略大转移所迈出的第一步。北上抗日先遣队历时6个多月,行程5000多里,是红军战斗史中英勇悲壮的一页,推动了抗日运动的发展,扩大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影响,为中国抗日战争的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有关链接:
“九一八事变”后的1934年6月,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红七军团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积极准备北上抗击日本侵略者。1934年11月,中革军委电令抗日先遣队和在赣东北苏区的红十军合编为新的红军第十军团,对外仍称北上抗日先遣队。江西的方志敏就是其中主要领导人和著名英烈。部队组建后,我党为宣传抗日救国主张,公开发表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倡导民族统一战线精神,团结一致,振兴中华。《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的发布是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先声,也是我党我军为实现民族解放运动的政治军事战略大转移所迈出的第一步。北上抗日先遣队历时6个多月,行程5000多里,后在江西怀玉山地区遭受重创,方志敏等同志被捕。打散的北上抗日先遣队在刘英、粟裕率领下,继续坚持三年游击战,后改编为新四军。
闽浙赣苏区:1928年1月,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领导了江西横峰、弋阳农民起义,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同年10月,福建崇安等地党组织领导农民起义,创建了闽北革命根据地。1929年底,中共赣东北特委成立。1930年,闽北党组织划归赣东北特委领导,同时成立了工农红军第十军,周建屏任军长,胡庭铨任代政委,不久邵式平任政委兼前委书记。1930年11月,成立赣东北省委,唐在刚任书记;同时成立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方志敏任主席。1932年底,赣东北根据地扩大到闽浙赣三省。1934年11月,红十军同寻淮洲、乐少华率领的红七军团(北上抗日先遣队)合编为红十军团,刘畴西任军团长,乐少华任政委,同时成立了军政委员会,方志敏任主席,继续担任抗日先遣队的任务。先遣队在转移中因遭优势敌人围攻而失败,余部突围到浙南地区,在粟裕、刘英等领导下继续坚持游击战争。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领导创建的。它地处赣、闽、皖、浙四省边界,先后包括江西的弋阳,横峰、德兴、贵溪、余江、万年、上饶、铅山、玉山、广丰、乐平、浮梁(含景德镇)等52个县的部分地区,人口100余万,人口近千万。闽浙赣省革命根据地旧址群位于江西上饶市横峰县葛源镇,这里是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方志敏等革命先驱在这里创建了红色政权,开创了“两条半枪闹革命”的历史,被毛泽东同志誉为“我们光荣的模范苏区”。这里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闽浙赣省委机关、省苏维埃旧址、省军区司令部旧址、红军五分校旧址、红色列宁公园等一大批经过维修的革命旧址。还有红军广场、司令台、四部一会旧址、少共省委旧址。红色列宁公园是我党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公园。
方志敏:方志敏是江西著名的革命先行者和烈士。他被毛泽东誉为“有很好的创造”,荣获“苏维埃模范省”,创造了“方志敏式”革命根据地的卓越代表。毛泽东曾说:“方志敏同志创造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方向路线是正确的。我们虽然不在一起,但我们的思想是一致的。”方志敏领导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成为毛泽东领导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的东北屏障。毛泽东对方志敏的“很好的创造”极为赞赏,1931年11月“全苏一大”特别授予方志敏“红星勋章”一枚。当年,在赣东北苏区大地上,到处都有“活跃跃的创造”。方志敏领导创造了“农民革命团”,创造了以《平债法》为核心的土地革命政纲,创造了英勇的红十军和一整套战略战术,创造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创造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最早的“地雷战”,创造了苏维埃中国最早的“对外贸易”,创造了“苏维埃模范省”,创造了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创造了苏维埃政府的“五种精神”(即“苏维埃的民主精神”、“苏维埃的创造精神”、“苏维埃的进步精神”,“苏维埃的刻苦精神”,“苏维埃的自我批评精神”)。正是这许多方面的独特创造和骄人成就,在1934年1月全苏二大上嘉封赣东北为“苏维埃模范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