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正文

江西今年经济增长目标9% 高过全国增长速

02015-03-15 08:57 江西日报 0

  新常态下,如何“爬坡过坎”,如何“攻坚转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又一次作出了针对性的部署: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

  “2014年,江西的发展实践也恰恰印证了这一点,与报告精神高度契合。”围绕“双结合”、“双目标”,江西全国人大代表畅所欲言。

  保持定力——

  加强对经济走势的预研储备

  与去年相比,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困难或更大。政府工作报告这样指出: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之中,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凸显。

  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实现今年GDP增长7%左右的目标,着实引人关注。而江西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是9%左右,比全国增长速度高。“江西是经济欠发达省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推进阶段,肩负着加快发展和加快转型双重任务,必须要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全国人大代表、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邓辉说。

  2014年,江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国前列。邓辉认为,“十六字方针”贯彻实施两年来,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有力推动了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为应对复杂经济形势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实践证明符合中央精神、契合江西省情,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抓下去。

  “政策稳才能预期稳、人心稳。”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浙江总商会会长、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董事长陈志胜说,今年全省上下还应继续保持战略定力,不断迈出“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新步伐。他建议,新常态下,要加强对经济走势的预测、监测和政策措施的预研储备,把宏观调控和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通过结构性改革放大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

  激发活力——

  把改革开放推向纵深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为经济发展开出了“主药方”: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重点领域的改革取得新突破,增强发展新动能。

  在我省,初创期的中小企业资金需求旺盛而融资艰难。全国人大代表胡振鹏建议,破除体制和制度上的障碍,降低进入门槛,营造鼓励民间投资的良好生态环境。

  “释放改革红利,还要做好政府和市场的加减法。”胡振鹏说,在资源配置上真正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政府权力做减法,行政能力做加法,市场活力做乘法,能激活微观经济,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

  开放也是改革。“过去提到对外开放,大家就会想到东南沿海,而当这些地区的开放达到较高水平后,扩大内陆和沿边开放就显得格外重要。”全国人大代表、九江市长钟志生认为,九江是江西北大门,也是江西唯一的沿江港口城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内陆和沿边开放,对于九江整合水利资源、重振千年黄金水道是难得的机遇。今后,通过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加快推进互联互通,江西将成为我国开放新热土。

  “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全国人大代表、省财政厅厅长胡强认为,今年应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价格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推动实施新一轮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通过全面深化改革释放市场活力,对冲经济下行压力。

   深挖潜力——

  培育新增长点新增长极

  2014年,我省服务业比重上升,高新技术占比上升,高耗能指标下降。2015年,要实现经济增长行稳致远,更需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破解经济生活中的结构性矛盾。

  “最关键的是两大结构需要尽快得到调整,即投资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全国人大代表、上饶市委书记陈俊卿认为,未来,更多的人会去生态好的地方旅游、休闲、养老,这是新常态下发生的新变化。对于生态好的地区来说,也是新的发展机遇。“上饶最有特色、最有潜力、最有优势的就是生态旅游。我们将以旅游消费主导来促进投资转型,尽快形成旅游服务业主导的新格局,把旅游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一面旗帜。”

  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还必须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全国人大代表、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胡世忠认为,只有紧紧抓住产业升级这一核心,推动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升级,才能实现发展升级。江西将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上再下功夫,既集中力量发展航空、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具有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又大力推进有色、石化、钢铁、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延伸钨和稀土、锂电等特色产业的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实现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

  机遇与挑战并存,现实与希望交织。只有立足当下、认清形势,我们才能拥有实现更大发展的定力,为稳增长与调结构并驾齐驱提供坚实基础。

  江西日报特派记者 宋 茜

经销商推荐

经销商 报价(万) 联系方式
前翻

地方站首页

后翻
Sina.cn05-05 11:39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