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多所高校试水开设淘宝班 学生月收入
2009年,义乌工商学院率先在全国高校中开设淘宝班,招收了4个班级共120名学生。3年后,120名学生中,115人顺利拿到了毕业证,其中很多人成为老板,至少有30人年收入超过50万元。
如今,在电商新型商业模式的推动下,淘宝班这种模式正被一些高校效仿,受到众多大学生追捧。最近,我省多所高校开始试水淘宝班,希望能够复制“义乌模式”,破解电商人才匮乏困局。
现状:
人才紧缺制约我省电商发展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商业模式,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购物方式,拉动全社会消费品需求的快速增长,也为经济转型提供了契机和途径。就以“淘宝村”为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许多人心中,这就是中国广大农村的缩影,然而随着电子商务的崛起,江西九江、新余、上饶等地出现多个“淘宝村”,年交易额逾10亿元,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质的飞跃。
“我们这里电商运营、产品设计、产品摄影等各方面人才都非常紧缺。”九江红星村3400多人开了1000多家淘宝店,但是电商专业人才依旧是发展的瓶颈。
不仅是“淘宝村”,我省电子商务的发展一直受到人才匮乏的制约。一份来自江西省统计局的分析报告指出,我省电子商务发展起步晚、差距大、问题突出,特别是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受到自身管理水平、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发展明显滞后。
南昌华南城有限公司总经理章学方认为,人杰地灵的江西,不缺电商人才,但出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尴尬。由于我省发展电商行业起步较晚,多数学有所成的江西学子,选择前往电商行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就业、创业,人才外流严重成为制约我省电商发展最重要的现实问题,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长远问题。
探索:
效仿“义乌模式”开设淘宝班
电子商务催生着新的创业热潮,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有专家认为,我省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本不可能造就一支高素质电商人才队伍,其原因主要有:我省电商起步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电商行业需求。
说起电商人才培养,义乌淘宝班无疑是成功的典范,在2012年就有报道称义乌创办的淘宝班30名学员收入超50万。据悉,这种淘宝班模式也在我省悄然发芽。
2013年11月,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工商学院”)第一期淘宝班开班,20名学员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据该院创业学院院长胡国辉介绍:“当时有上百人报名淘宝班,但由于是第一次做,经验不足,经学院决定只招收了20个人。现在第二届又新招了60名学员。”
2014年6月中旬,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简称“经管学院”)开设淘宝班,计划培养大学生进行淘宝运营。据该项目发起人南昌如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CEO游永春介绍,该淘宝班采取三年制培养模式,第一年先学习一些大学基础课程和商务知识,第二年开始自己经营淘宝店,而第三年则进入企业实习,积累相关经验。
游永春表示:“设立淘宝班,是为了解决省内电商人才的紧缺问题。以‘订单式’定向培养企业最需要的人才,毕业后学生可以直接服务于企业。”
调查:
淘宝班学生月收入过万
记者了解到,像工商学院和经管学院这样开设淘宝班的大学并不多见,淘宝班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月入万元,对于一个吃穿用度及学费均依靠父母的普通大学生来说,其意义不只是物质收入方面,它对大学生创业信心的激励,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叶红,工商学院2012级医药营销班学生,是工商学院淘宝班首批20名学员中的一份子。她在2013年“双十一”期间,通过淘宝代理和微商营销,最高日收入超过万元。如今叶红已经毕业,线上线下都有了自己的店铺,月收入过万元。
“首批20名学生中仍有12名学生坚持电商这一行业,叶红是我们这里最好的学生。”胡国辉介绍,像叶红这样的学员并不在少数,如今淘宝班的交易额已超过百万。
而经管学院的淘宝班则有所不同。“第一年我们并不建议学生接触网店,在通过第一年打基础之后,再通过开网店的形式总结经验,效果会更好。”据介绍,经管学院淘宝班会根据学员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向,例如营销类、产品设计类、客服类等,今后还可能根据这些类别分小组开设淘宝班。
尴尬:
淘宝班易遭到误解
记者了解到,淘宝班开设初期并不为人所看好。去年经管学院开设淘宝班,计划培养400名大学生进行淘宝运营,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74名学生就读于淘宝班,比例不到两成。
“淘宝班不就是开网店的么,这个还要学习?”记者了解到,不少人都认为只要有台电脑,懂一些电脑操作就可以开设网店。
对此,游永春表示:“做电商这一行,并不只是开个网店、卖卖东西这么简单。不懂营销,你的商品只能埋没在千万商品当中。而像专业的淘宝客服,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商品、不同的季节选择不同的服务方式,拉近与客户之间的距离,了解客户更需要什么。”
对于下一步招生计划,游永春仍保持乐观态度:“此前由于是第一次做,各方面的工作都没有做好,招生范围并非在我省全部覆盖。下一批我们将在淘宝班开设三个专业,加大招生力度,目前计划还是招生4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