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1.67万家庭农场激活乡村旅游热 打造农

又是一年春来到,新建县慢哈屯家庭农场的农场主邓小云盘算着:今年要种哪些有机蔬菜和果蔬?家畜、家禽的养殖数量要增加多少?望着眼前的土地和池塘,邓小云脸上洋溢着笑容,他的目标是将家庭农场的品牌打响,让更多的人通过农产品认识他的农场。
记者调查发现,类似邓小云这样争当“农场主”的人不在少数。如今,家庭农场模式正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吸引城里人去农场赏花、摘果和垂钓。据悉,截至2014年年底,我省家庭农场已增至1.67万家,仅去年就新增了7226家。
兴办家庭农场
争当“农场主”
华东交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邓小云是新建县生米镇人,他从2009年开始致力于开办农场。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鼓励发展“家庭农场”,他为自己经营的农田和山地注册了营业执照,名为慢哈屯家庭农场,原始注册资金50万元,成为我省首家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
起初,慢哈屯家庭农场位于西山镇桑垅水库旁,经营面积150多亩,而今,农场的面积已扩大到500亩,经营范围从新建县扩大到了进贤县。既种绿色农作物、花、草、树木,又养家畜、家禽、鱼,邓小云玩转“农场”,干得不亦乐乎。
“做农业市场‘不进则退’,经营的农业项目不断增加。”经过两年多的发展,邓小云的家庭农场已增加了3个点,其通过土地流转将农村的一些闲置土地承包下来,走上了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之路。
此外,在扬子洲镇庙后村,村民黄凯和范丽红夫妻俩经营的祥华农场同样做得有声有色。这是一家在扬子洲家喻户晓的家庭农场。2013年起,原本经营工业企业的夫妻俩回到乡村,承包了100多户农民的150亩土地,开始种植各类食用菌、蔬菜和水果。“在农场,一年四季都可以采摘蔬菜和水果。”范丽红感叹道,每天面对这些菌菇、蔬菜和水果,整个人神清气爽,非常舒服。”
全省家庭农场
已达1.67万家
记者采访了解到,自2013年以来,我省像邓小云、黄凯和范丽红夫妻俩一样在工商部门注册成立的家庭农场不在少数。日前,省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对外公布称,截至2014年年底,我省家庭农场已增至1.67万家,仅去年就新增了7226家,发展速度非常迅速。
何谓家庭农场呢?实际上,这一经营模式最早起源于欧美。在我国,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为单位,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适度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农业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随后,我省各地涌现出一批家庭农场。
以吉安市永丰县为例,该县工商部门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永丰县的家庭农场已达1002个,创造日均诞生1至2家家庭农场的奇迹。
据悉,目前,永丰县家庭农场经营总面积达10.6万亩,平均经营规模达122亩,产业覆盖了井冈蜜柚、绿色蔬菜、高产油茶等农业产业种养和加工的各个领域,家庭农场年均纯收入达15.8万元,辐射带动2万多农户参与产业发展。
记者调查了解到,我省的家庭农场都是依靠特色农业产业和优良生态资源,打造集合果蔬种植、禽类、鱼类养殖等多元化的绿色生态农业,绿色、有机为其优势。
家庭农场模式
激活乡村旅游热
记者了解到,每个阳光明媚的周末都是家庭农场最忙碌的时候,因为城里人选择这个时候前往农场玩乐,体验现实版的QQ农场。和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不同的是,家庭农场将农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搞得红红火火。
据悉,为学习现代农业的经营模式,范丽红曾前往秦皇岛、上海、北京等多地学习。她把农场分为多个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都能和旅游相结合,甚至安排好了游客在农场一天的行程。在菌菇种植区,各种真菌类植物十分吸引人的眼球;花卉观赏区的四季花卉营造出更美的环境;庄园自助烧烤区、篝火晚会区以及QQ农场则满足了游客在此休闲娱乐的需求。
“不少家庭在农场认种一块20平米的菜地,在这儿做现实版的QQ农场主。”去年,祥华农场推出QQ农场后非常受欢迎,已吸引了50多户家庭参与其中。“周末天气好,农场的客流可以达到1500~2000人,平时也有200人以上。”范丽红笑着告诉记者,一年至少有上万名游客来农场游玩。
虽然被称之为“家庭农场”,但农场完全是企业化的运作模式。祥华农场不仅建立了各类营销平台,而且与旅行社、企业以及户外拓展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尽可能地提高农场的知名度。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在我省,有80%以上的旅游资源集中在乡村,省内游、周边游、短途游的市场份额约占江西旅游市场的60%。乡村既是我省旅游地理空间上的依托,又是最有条件开发的宝贵资源。而家庭农场模式挖掘了乡村旅游的资源,让其成为游客体验乡村生活的理想场地。
利用O2O模式
打造农业品牌
日前,我省下发《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及,要依托特色农业产业和优良生态资源,加快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打造全国知名的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创建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
记者了解到,家庭农场模式让我省不少“农场主”开始着手打造属于江西的绿色农产品品牌。
“注册后就有品牌了,可以更好地推广有机农产品。原来是闷头做事,现在靠品牌带动。”慢哈屯家庭农场农场主邓小云向记者表示,家庭农场生产的有机农产品具有稳定的来源,能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这种模式有利于打造农业品牌。
邓小云对推广有机农产品有自己的想法。近期,邓小云专门为农场建立了网站,准备利用O2O模式(线上营销、线上购买,带动线下经营、线下消费)将自己的品牌打响,做到线下经营农产品,线上宣传、销售品牌。
“我们还希望扶持一些高校大学生投入到现代农业的创业中来。”邓小云表示,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加盟,他可以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保障农产品的销路,共同做大品牌。
据悉,为深挖产业发展增收潜力,我省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和农业科技人员投身现代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