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南昌人均卫生补助提至40元 出生率在
□刘兰萍 李皖 记者 廖晓生
2015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提高到40元,新增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项目;自今年起,对全市贫困家庭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患者实施救治,重点用于补助由个人支付的检测和治疗费用;为失独家庭提供再生育技术服务,提高失独家庭再生育技术服务补助标准,并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纳入补助范围……记者昨日从市卫计委获悉,今年我市将重点办好10件卫生计生民生实事,着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现全覆盖
今年我市将启动安义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实现全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覆盖。巩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成果,2015年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三级公立医院基药使用占比分别达到95%、50%、40%和25%以上。
我市将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40元,农村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90%,城市社区全科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80%。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办医,制定出台配套政策,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通过“引资、引制、引智”建立新型医院管理制度,稳步探索混合所有制在公立医院的实现形式。进一步探索城乡医疗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通过政府主导、医保引导、机构推动的方式,促进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新机制的形成。
此外,我市将继续推进“光明·微笑”、“儿童两病”、贫困家庭尿毒症免费血透、贫困家庭重性精神病患者免费救治、农村贫困家庭妇女“两癌”免费手术治疗工作。对全市贫困家庭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患者实施救治,重点用于补助由个人支付的检测和治疗费用。完善疾病应急救助制度,解决极少数身份不明、无能力支付医疗费用患者的医疗急救保障问题,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全市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8%以内
我市将做好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服务管理工作,严格控制政策外生育,尤其是多孩生育,加强社会抚养费依法征收和规范管理,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2015年,全市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8%。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86%。以内,出生政策符合率在79%以上。
同时,我市将推进生育服务证制度改革,做好生育信息采集和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对一孩生育实行登记制度,精简和规范再生育办理程序,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办理服务。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抓好“两非”重大案件的督查督办,落实与相邻省、市联合查处案件的协作机制,严肃查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违法从事“两非”行为。
此外,我市将开展流动人口关怀关爱活动,简化流动人口办证手续,推进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电子化改革,开展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及专项调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咨询服务覆盖率、流动育龄妇女避孕节育免费服务目标人群覆盖率均达到90%,提升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医疗中心
我市将打造一批在省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市三院朝阳院区、市九院新发及重大传染病救治大楼和市医科所附属生殖医院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方便患者就医。以优化整合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为重点,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妇幼健康服务网络。全面加强院前、院间、院后医疗急救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市、县两级医疗急救服务体系,畅通城乡居民生命保障绿色通道。
与此同时,我市将继续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策略,做好查验接种证工作,确保疫苗接种率以乡为单位保持在90%以上,做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和处置工作,接种单位疑似异常反应报告率100%。落实预防出生缺陷综合措施,积极推广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力争全市婚检率达到60%。继续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全年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6/10万、8%。和10%。以下,住院分娩率稳定在99%以上。
此外,我市将推进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到2015年底,确保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7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65%以上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强化县级中医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和中药房标准化建设。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加快中医药“治未病”、养生保健及健康旅游等服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