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去年查办一把手违纪案39件 曝光典型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全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2月2日,南昌市召开中国共产党南昌市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 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文涛向各县区“第一责任人”颁发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记者获悉,2014年南昌共立案查办“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39件,今年 南昌将打造落实“两个责任”先行区,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示范区。
回顾成效
市纪委29次公开曝光典型问题111起
2014年是南昌市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南昌围绕建设“廉洁南昌”,深化纪检体制改革,聚焦中心任务,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坚决纠正“四 风”,严厉惩治腐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4年下半年,南昌市在全省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中的位次前移,取得初步成效。
记者了解到,2014年南昌市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若干规定精神问题133起,问责处理250人,党纪政纪处分65人。市纪委29次 公开曝光典型问题111起,产生了有力的震慑作用。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因公出国(境)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同比分别下降10.4%、 51.4%、19.0%。
去年查处“为官不为”“为政不廉”案件52起
据了解,2014年南昌开展“为官不为”、“为政不廉”集中整治,出台《南昌市国家工作人员“为官不为”、“为政不廉”行为问责暂行办法》。集中整治期间,全市共查处“两为”案件52起,问责155人,党纪政纪处分17人,通报典型案例41起,对4个单位核减了编制。
查处收送“红包”案件8起处理15人
同时,强力推进“红包”问题专项治理,全市党员干部主动上缴“红包”款144.6万元,全年查处收送“红包” 案件8起,处理15人。开展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奢侈浪费,公车私用、酒后驾车,参与赌博、出入私人会所专项整治,关停整改私人会所20家。开展国家工作 人员防止利益冲突专项整治,立案处理5人。
全市共立案查办“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39件
据悉,南昌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老虎”、“苍蝇”一起打,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全市共立案查办“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39件,南昌市纪 委共立案27件,其中正县级8人,副县级10人。重点查办了市公路系统腐败窝案和市交通运输局、市科技局“一把手”违纪违法案等一批有影响的案件。
209人涉嫌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被立案侦查
严肃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在村“两委”换届前集中查办了一批“小官大贪”案件,通报了8起典型案例。全市共查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 违法案件322件,处分341人。全市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136件209人。全市法院系统审结一审贪污贿赂案件101件 133人。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2342件,同比上升58.46%;立案633件,同比上升8.39%;结案642件,同比上升6.1%; 处分669人,同比上升4.7%。
目标展望
今年打造落实“两个责任”先行区
2015年,南昌以打造落实“两个责任”先行区、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示范区为目标,保持政治定力,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严明政治纪律和政 治规矩、加强纪律建设,扎实推进纪检体制改革,巩固“三转”腐败蔓延势头,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为建设廉洁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提供有力保证。
使党规党纪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据悉,南昌将坚决维护党的各项纪律。决不容忍结党营私、培植亲信、拉帮结派;决不允许自行其是、阳奉阴违。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对纪律执行情 况的监督检查,敢于担当、敢抓敢管,切实维护好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坚决查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行为,确保政令畅通。要及时发现和坚决纠正违反纪律的各种行为,把查处顶风违纪搞“四风”作为执行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重要内容,坚决纠正无组织、无纪律 问题,严肃查处欺骗组织、对抗组织行为,防止和克服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现象,使党规党纪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加大典型案例查处和公开曝光力度
严格问责追责。要以“不落实之事”例查“不落实之人”。坚持“一案双查”,对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四风”问题突出、发生顶风违 纪行为;出现区域性、系统性腐败案件的地方、部门和单位,既追究当事人责任、又追究相关领导责任,既追究党委主体责任、又追究纪委监督责任,并加大公开通 报曝光力度,以刚性的问责确保主体责任落到实处,切实解决问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
将对作风建设类违规违纪问题坚决纠正、严肃查处、严格追责。加强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执纪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大对典型案例的查处和公开曝光力度,让那些我行我素、心存侥幸的人付出代价。
重点整治教育、医疗、殡葬等行业“红包”问题
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专项治理。坚持以解决突出问题带动作风全面好转。继续深化“为官不为”、“为政不廉”专项整治,重点查处乱作为、不作为、慢作 为的人和事,坚决纠正公款吃喝、旅游、送礼和公车私用等问题;并深入推进“红包”问题治理常态化,重点整治与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殡葬、税收等 行业“红包”问题。对违规收送“红包”的,一律先免职后处理,让“当官就不能收红包,收红包就要丢官帽”理念深入人心。
干部住房、办公用车发现问题将查处曝光
加强对厉行节约、干部住房、办公用车、公车改革、公务接待、会议出差、楼堂馆所建设、因公出国(境)、领导干部在社团兼职、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等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