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清音面临传承人才断层 仅剩十余人
南昌清音是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至今已有500年的历史。南昌清音说词和唱词用的都是南昌官话上韵、上板,是地地道道的江西“土特产”。清朝是南昌清音最为鼎盛的时期,遇上大红喜事,可以唱上七天八夜。
然而,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南昌清音演员后继乏人,第六代传人已经70多岁。近年来,为了抢救和挖掘这一民间曲艺表现形式,南昌清音被引入高校、小学,但由于南昌话的制约,南昌清音表演人员数量一直较少。
辉煌:
迎亲嫁娶
清音可唱七天八夜
南昌歌舞在唐宋便达到了昌盛。到了宋元时期,城东湖区便出现了歌楼林立,游人如织,画舫巨殇,妓乐聚唱的场景。
南昌清音就是在这样一个氛围里诞生的,它的曲调来源于嘉靖、乾隆年间的江南俗曲。
明初以来,清音从江淮地区进入江西,男女老少争相习唱,民间小唱班遍布在茶馆、酒楼、旅社、码头,艺人还把唱曲本编印成书,与江西民间小调相结合,说词和唱词用的都是南昌官话上韵、上板,渐渐地孕育了地方曲艺南昌清音。
南昌清音的伴奏乐器有:琵琶、扬琴、月琴;主唱左手拿夹板,右手握竹签,敲动扁鼓;鼓架则由六根细毛竹制成。
南昌清音第一代传人俗名舵子,在戴家巷一带开场收徒,培养了一批南昌清音艺人,其中最具代表的艺人有张年科、闵金亭、刘克礼、周良富,号称“四大家族”。
嘉道以后,南昌清音班纷纷打出自己的堂号,一堂清音班均有七八人组成,多为女子。至此,南昌清音发展到了繁荣鼎盛时期,所唱曲目有家常里事、男 女情事、小段传说、戏曲片段。要是有大户人家邀请,则送上曲目折子,由主人点唱,一天三场,或三天三夜,如遇大红喜事,可唱七天八夜,往往通宵达旦。他们 的代表作有《安安送米》,配唱南词北调,情深意切,优美动听。
没落:
老曲无人整理
新曲创作停顿
然而,在多元化艺术大潮的冲击下,南昌本土的民间说唱艺术形式淡出人们的记忆。资料显示,自文革后,南昌市剧团长期以来没有专职创作干部,就连南昌市歌舞剧院的清音艺人也于上世纪末全部退休。
据悉,针对南昌清音的现实状况,南昌采取了一些相应的保护措施。一方面组织艺人搜集整理部分曲目、唱腔和曲牌作为资料保存;另一方面组织排演了一些传统曲目,且根据南昌本土文化创作了一些新曲目。
例如1983年,南昌市文化局成立了专门的普查班,四处寻找南昌清音老艺人,然后由老艺人口述进行记录整理。在对传统曲目进行搜集整理之余,该局还组织专业人员编创了以王勃写《滕王阁序》为故事原型的新曲《今日犹闻翰墨香》。
然而,这些保护措施并没有改变南昌清音人才匮乏、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困境。老曲无人整理,新曲创作停顿,南昌清音艺术踯躅不前,处于青 黄不接的状态。如今,年轻人对南昌清音不了解,年长的传承人已70多岁高龄,抢救、保护工作困难大,濒危状况令人堪忧。
现状:
南昌清音队伍
仅剩数十人
据悉,非遗传承人是非遗瑰宝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
2013年10月28日,南昌清音当代传承人范金莲和熊莹莹率领清音团队,以一曲《今日犹闻瀚墨香》在神州大地娓娓唱响,斩获第十六届全国“群 星奖”,这是我国文化部设立的政府社会文化最高奖,唤醒了南昌人对于南昌清音这项传统曲艺的回忆。去年9月,南昌清音《傲雪红梅》在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 中获节目特别奖,南昌清音再次被市民关注。
在屡获大奖的同时,南昌清音的处境仍不乐观。南昌市东湖区文化馆馆长闵思龙说:“现在南昌清音的演员非常稀缺,包括专业的、非专业的、正在学习 的只有数十人,老一辈的演员年纪偏大,越来越力不从心,而年轻一代的演员却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人才缺失是南昌清音传承的最大难题。”
据介绍,受到多元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街头卖艺式的南昌清音已经难以成为“吃饭的家伙”,专业演员受演出市场新艺术的诱惑,耐不住曲艺的寂寞,忍痛辞职另谋他就,南昌清音艺术陷入后继无人的境地。
困境:
清音进校园遇冷
南昌话成最大障碍
记者了解到,南昌清音说词和唱词用的都是南昌官话上韵、上板,也就是说要想学习南昌清音必须会说南昌话。
“500年传承如果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是一种罪过。”闵思龙表示,“为了让南昌清音更好的传承下去,我们曾在阳明小学等学校开堂授课,然而 效果不是很好。小学生们听清音可以,但是让他们唱就非常困难。”据介绍,在全民提倡普通话的背景下,南昌话已经开始没落,在 校园内甚至已经绝迹。“南昌清音不同于京剧和赣剧,不会南昌话,清音想都别想。”
此外,南昌清音在高校推广也不尽如人意。据了解,学习南昌清音最佳人选便是各大高校内声乐专业学生。为此,南昌清音走进学校,与江西艺术职业学 院建立传承保护基地。然而,高校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会南昌话的少之又少。“采茶戏和南昌清音有共通之处,因此我们目前只能在采茶班内挑选学员学习清 音。”闵思龙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