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瑶湖艾溪湖玉带河等5河段将连通
日前,记者从市政府相关部门获悉,瑶湖受周边企业污水、村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养殖场废水等影响污染严重。为加强瑶湖水质的管理和保护,防止水质污染,改善瑶湖水生态环境,南昌正式实施《瑶湖水生态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周边禁止新建排污企业、小作坊、餐饮业,并对瑶湖进行截污、湖体清淤、引水活化等整治工程,有望使瑶湖水质全面达到Ⅳ类标准。
近期治理:
清淤使瑶湖水质
全面达到Ⅳ类标准
记者了解到,南昌将成立瑶湖水生态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对瑶湖水生态进行综合治理,通过1年时间的整治,清除瑶湖周边的污染源。通过2~3年的清淤、治污等工程措施治理,彻底解决瑶湖污染问题,使瑶湖水质全面达到Ⅳ类标准。
瑶湖水产场更名为瑶湖水生态管理站。管理站在发包养殖户时,必须依法依规签订水面环保养殖合同。禁止在瑶湖水体投放对水质有严重破坏和有害积累的人工饵料、饲料、肥料和药物等物质。加强督察,严查重罚,被发现一年中超过三次往瑶湖水系内投加对水质有严重破坏和有害积累的人工饵料、饲料、肥料和药物等物质的立即强制终止承包养殖合同。对瑶湖水面安排专人对死鱼及水面漂浮物进行清捞并深埋,并建立巡查制度。
瑶湖周边禁止新建排污企业、小作坊、餐饮业
瑶湖周边禁止新建排污性企业、小作坊、餐饮业等。针对本辖区内已有的企业、小作坊、餐饮业,有环保审批手续的,能达标排放的,加强监管,确保持续稳定达标;有环保审批手续,但未能达标排放的,限期必须建设污染物治理设施,确保污染物不直排瑶湖水系;无环保手续,但污水治理可以达标排放的,限期补办环保手续;既无环保手续,污水治理又不能达标排放的,依法关停。
对瑶湖周边及上游水系
沿线养殖场整治
按高新区、青山湖区、南昌县划定的禁养区、限养区、可养区范围,采取不同措施对瑶湖周边及上游四干渠、六干渠、六干一支渠、总干渠和普庆寺沿线养殖进行整治。在禁养区范围内的养殖场一律搬迁、拆除;限养区内畜禽养殖规模实行严格限制,不得新建和扩建畜禽养殖场。可养区内要合理规划布局,养殖规模实行上限控制,不得超出环境承载能力。对已有的畜禽养殖场限期建设配套粪污处理和利用设施,并保证正常运行。
引四干渠活水注入瑶湖
对四干渠、六干渠、六干一支渠、普庆寺沟、“北湖子”、 奥体中心、水上运动中心和凡尔赛宫污水立即实施纳管收集,集中送瑶湖污水处理厂处理。
对瑶湖进行局部清淤,按污染面轻重分批实施。位于凡尔赛宫北侧的排水明渠废水进入湖体位置和普庆寺沟出水口位置的水面污染严重,将作为近期实施的清淤点。
另外,四干渠在靠近瑶湖方向已有艾瑶连通闸,闸门外也有沟渠直通瑶湖。积极调度四干渠水源,将活水直流瑶湖。
中远期治理:
瑶湖周边及上游所有
排污管、渠全部实现截污
对昌东镇和麻丘镇临湖村庄实施有效的环境综合治理,因地制宜改水改厕,对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进行合理处理处置。对村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
对瑶湖进行截污工程,瑶湖周边及上游所有排污管、渠全部实现截污,污水不能进入瑶湖。并对整个瑶湖进行分段分片清淤。
湖体水采用人工生物
浮岛净化技术
湖体水采用人工生物浮岛净化技术,通过植物根系吸收、吸附作用,消减水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采用人工湿地净化技术,通过湿地系统将水质净化。
利用瑶湖水面开发
水上休闲旅游
严格控制好蓝线、绿线范围,不得随意挤占、填埋;水体岸线的保护利用以“安全、自然、生态”为基本原则,以“水清、水足、水利”为基本目标。利用瑶湖水面,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开发水上休闲旅游、运动与娱乐等相关产业。
瑶湖与艾溪湖、玉带河
等五条河段横向连通
按照市水系总体布局,2018年12月底前,通过建立瑶湖与南塘湖、南塘湖与艾溪湖、艾溪湖与青山湖、青山湖与玉带河等五条河段横向连通,使瑶湖水体可以交换、活化;通过赣抚尾闾综合整治规划中的八字脑抬水工程,通过瑶湖东支河道引水至瑶湖,具体线路从红旗联圩谢埠下游约0.6KM处新建瑶湖引水闸,引水至红旗联圩内老河道,并于郑村附近新建引水渠道连通老河道与瑶湖东支,从而实现从抚河引水至瑶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