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江西6788个人叫刘伟 公安部提供重名
如今,给孩子取名常常令家长们头疼不已,又要文艺,又不能太土,还要考虑到生辰八字、五行,为此,一些家长甚至会花大价钱请人帮忙起名。不过,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希望自己孩子的名字是独一无二的或者是稀罕的,因为重名常常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近日,我省网友在网上发布了一份关于我省重名率最高的名字排行榜,重名率最高的三个名字分别为“刘伟”、“李强”、“王芳”。对此,南昌市公安部门透露,近年来随着家长在取名时喜欢追求个性化,重名情况已经越来越少。而且为了避免重名,我省公安部门已经推出了重名查询服务。
网传:
我省有6788个人名叫“刘伟”
“刘伟,6788位;李强,6467位;王芳6016位。这是江西重名率最高的三个名字,基本上在大街上随便叫这其中的一个名字,肯定有一大堆人回头找你。”近日,我省网友在网上发布了一份关于我省重名率最高的名字排行榜,引起了大量网友的关注和讨论。该网友还指出,这份数据是基于公安部全国公民姓名数据库得来的。
对于重名,网友“金针菇面”评论道:“现在给孩子取个名字好难啊,既要在名字中赋予深刻的含义,又要规避在普通话和方言的叫法中被别人起绰号的风险,最主要的是不能重名。可是现在诸如‘欣怡’、‘宇轩’等具有文艺范的名字已经烂大街了,我有好几个朋友的宝宝名字都差不多,感觉快到了无名可取的地步了。”
网友“你可真烦人”也评论道:“前段时间郭美美被抓,结果新加坡的郭美美跟着倒霉,看来我还是花点钱找个专门取名字的人帮忙给孩子取一个独一无二的名字。”
调查:
南昌曾有市民因为同名遭到公安部门错捕
男生被分到女生宿舍、公司错发工资、同一个班突然多个“自己”,这些趣事都因同名同姓而起。然而,如果数十万人共用一个名字、因为同名被无辜当成逃犯,同名便不再是趣事。
据了解,近年来,因为姓名重名引发的社会问题已经波及到了户籍管理、邮电通讯、银行储蓄、医疗保险等各个领域,也常常见诸报端。
记者了解到,多年前,南昌就发生过因为姓名重名导致的尴尬事件。南昌市一名叫刘祖强的出租车司机,因为和犯罪嫌疑人同名,结果被错列为网上逃犯,遭到派出所两次错捕,这名出租车司机后来竟然选择弃车远走他乡。
而在2007年,南昌市还举办过同名同姓见面会,100多名叫熊伟和刘芳的同名同姓南昌市民参加了这次聚会。当时据南昌市公安部门统计,仅南昌市叫熊伟的市民就有1500余人,是南昌市重名最多的一个名字,排第二位的是李强,共有1200余人。
专家:
重名现象与时代、流行文化等有关
对此,南昌文化学者陈志宏表示,一个人的取名方式、习惯,总是离不开时代的烙印,在无法用互联网搜索的时代,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大量重名者。
“一个人的名字风格,与其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陈志宏说,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名字常常带有“建设”、“解放”、“国庆”等,因为那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人们的思想观念大多以国家为中心,因此给孩子取的名字也带有浓重的国家色彩。
接下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家的名字则多带有“红”、“伟”等,比较简单。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名才开始充满个性化,这毫无疑问是因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发展、思想开放,取的名字也开始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陈志宏还表示,现在2010年后的孩子也开始出现重名,究其本源是因为流行文化的大行其道,大众阅读习惯缺失的尴尬。
“许多家长给孩子取名字时是想要避开大众化,不想让自己孩子的名字流于俗套,但结果是他们所谓的‘免俗’成了一种新的大众化,所以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好多‘子轩’、‘子涵’等名字。简单来讲,就是大家缺乏阅读习惯,从而倾向于从流行文化中获取文化知识,这样给孩子取的名字流于大众化也是必然的。”陈志宏表示。
公安部门:免费提供重名查询服务
随后,记者了解到,为了解决家长给新生儿取名时发生重名情况,我省公安部门早在几年前向社会推出了“重名查询”的免费服务,以便家长为孩子取名。
“派出所可以提供市、县范围内重姓名人数查询服务,只显示重名数量,不会显示重名者的个人隐私。不过推出此项服务后,真正来派出所查询重名情况的却没有多少人。”南昌市红谷滩派出所一名户籍民警告诉记者。
此外,据介绍,如果对自己的姓名不满意,可以进行更改。公安部曾出台过《姓名登记条例(初稿)》,其中规定,十八周岁以下的人需要变更姓名的时候,由本人或者父母、收养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可本人申请办理名字变更登记,不过以一次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