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正文

周欣:驾考“潜规则”成“行规” 哪来的

02014-12-03 15:43 新浪江西 0

  11月25日,新浪江西发起“你遭遇过哪些驾照考试'潜规则'?”调查,截至12月1日17时,96%的被调查网友表示在南昌驾校遭遇过潜规则,其中以钱物贿赂居首:“不送礼就不给考”、“经常挨骂,还要请教练吃饭”,其中在蓝天驾校遭遇驾考潜规则的网友最多,其他各个驾校均榜上有名。(12月2日新浪江西)

  高达96%的考生遭遇驾考“潜规则”说明,所谓的驾考“潜规则”已经不是什么遮遮掩掩的“潜规则”了,而是驾考行业公开的秘密,是“行规”。实际上,“潜规则”也好、“行规”也罢,说到底就是腐败,不送钱就拿不到驾考资格、不送钱就考试过不了关,这不是赤裸裸的贪腐又是什么呢?

  只不过对于少数有门路花钱取得驾照的人来说,区区几百元算不得什么;只不过对于多数人来说,驾考是人生必过的一场考试,区区几千元算不得什么只不过对于驾考长长的利益链条来说,分摊到每个环节的小利算不得什么。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对如此明目张胆的贪腐熟视无睹,驾考“潜规则”成为“行规”又是哪里来的胆气?

  首先是悬殊的供求关系让驾考“潜规则”大行其道。据统计,目前南昌每月最大培训量达到2.1万人次,然而,待考人数却依然多达十几万,和当下流行的“饥饿营销”相同效果,驾考的考试指标一证难求,2012年10月,江西中医科技学院金老师在江西某驾校报名学车,当初驾校承诺一年可以拿证,然而,一年多过去了,金老师才通过科目二考试,而且是自己无数次给驾校打电话才安排的,反而在“外面”花1000元就可以拿到考试指标提前考试,而这1000元的去向不得而知。

  其次是垄断性的驾考培训模式,让驾考考生无第二条路可走。早在2013年4月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在回应网友“是不是考驾照可不上驾校?”时,就明确表示“我国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申请驾驶证必须经过驾校培训,但在道路上学习驾驶技术应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二十条有关规定”。话虽如此,但是现在的驾考模式是,驾考的考场就设在各个驾校,而各个驾校基本都是民营资本的私人企业,普通人参加驾考不可能绕过驾校这一关,不可避免的成为贪腐食物链的最末端。

  再者是教练员、驾校、考官的灰色利益链,成为滋生驾考“潜规则”的腐败温床。2014年2月,媒体曝光广东湛江车管所39名考官收取考生红包高达2100万,考试科目被明码标价,桩考100元,小车200元,大车300元,路考300元,其背后最大的“大佬”车管所原所长梁志雄受贿66.5万元,个别涉案考官甚至主动上缴了近百万元的“红包”。该案赃款数额之大,令人瞠目,不难推断的是,没有教练员的诱导、驾校的配合,车管所的考官们何以顺利收到千万贿款?同样,本来应是监管方的车管所考官们都如同“黑哨”,那作为私企的驾校和普通的教练员还不是有恃无恐、肆无忌惮。

  如何破解驾考“潜规则”,铲除驾考培训行业的利益输送链条,考验监管部门的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全会上说,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驾考“潜规则”正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并且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笔者认为,破解驾考“潜规则”的关键,在于加大查办像广东湛江车管所贪腐窝案的力度同时,斩断“潜规则”背后的利益链条。具体而言,就是让驾驶员培训和驾考彻底脱钩,一方面完全由交警部门设置考场,封闭式的进行考试,另一方面放开驾驶员培训,让自学驾驶的普通人也可以直接参加驾考。

  改革驾考制度,实行阳光驾考,不仅让腐败失去了滋生的土壤,还能让道路上少一些“马路杀手”,这不正是群众的热切期盼吗。(周欣)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经销商推荐

经销商 报价(万) 联系方式
前翻

地方站首页

后翻
Sina.cn05-06 11:3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