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正文

胡泰武:拟取消9个死刑彰显司法人文关怀

02014-10-28 15:43 新浪江西 0

  全国人大常委会27日开始审议刑法修正案()草案。此次刑法修改的重点之一是逐步减少适用死刑罪名,草案拟对集资诈骗罪等9个罪的刑罚规定作出调整,取消死刑。(1027日《中国新闻网》)

  1997年全面修订刑法后,我国先后通过一个决定和八个修正案,对刑法作出修改、补充,从而使我国死刑罪名减至55个。对于此次拟取消死刑的9个罪名,笔者认为完全符合我国的法治精神,也符合我国国情。一是刑法修正案(八)取消13个罪名死刑后的司法实践为此次取消9个罪名死刑打下了坚实基础,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效果。二是在司法实践中此9个罪名较少适用死刑,即使取消后最高还可以判处无期徒刑。对相关犯罪在取消死刑后通过加强执法,该严厉惩处的依法严厉惩处,可以做到整体惩处力度不减,以确保社会治安整体形势稳定。

  近几年司法实践表明,自刑法修正案(八)取消13个罪名的死刑后,并没有因此对社会治安形势造成负面影响。可见,适时取消死刑罪名,既体现了我国司法的人文关怀,充分尊重人的生命权,又体现了法律与时俱进,顺应时代需要,彰显司法的科学性。

  拟取消9个罪的死刑彰显司法人性关怀。所谓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人们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此次拟取消9个罪的死刑体现了我国司法对人的关怀、社会对人的关爱。当前,人文关怀是在理顺人与其他种种对象的关系中,确立人的主体性,从而确立一种赋予人生以意义和价值的人生价值关怀,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文关怀不仅仅是从经济和道义上给予关怀,更重要的是在政治上、法治上、精神上充分实现人的价值,此次拟取消9个罪的死刑就足以说明我国司法的人文关怀。

  拟取消9个罪的死刑充分体现了我国法律与时俱进。依法治国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完善法律体系是系统工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如何顺应时代要求完善法律法规,这将是法治建设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也是依法治国必须解决的问题。现阶段,在社会大变革的历史背景下,一些法律法规已经越来越呈现出不适用如今的具体案件,需要立法机关做出相应的调整。刑法修正案()和刑法修正案()草案就是立法机关顺应时代发展做出的具体修正。

  只有合理运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适时对法律法规做出相应修正,让该严惩的决不轻判,该轻判的决不重罚,才能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才有利于依法治国。(胡泰武)

经销商推荐

经销商 报价(万) 联系方式
前翻

地方站首页

后翻
Sina.cn05-08 12:47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