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人类精子库困境:重赏之下“勇夫”
天圆网讯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也有例外的时候。
蒋祥龙最近有点愁。自从当上江西省人类精子库主任,蒋祥龙已经愁了两年零八个月。
江西有着4千多万人口,而江西省人类精子库作为江西省惟一官方设立机构,竟然只有900余份合格精子库存,换谁都得愁。
为此,他没少动脑筋,但就算“捐献爱心,精子库给志愿者最高奖励可达6000元”的“重赏”公告似乎也无法打动江西的男人们。
精子库诞生记:江西不孕不育人群达到本省人口的8%
从没有人会去关注自己身边到底有多少人不孕不育,除非自己无法生育,这部分人群到底有多少,谁来帮助他们解决下一代的问题?当这些问题摆在人类生殖科研人员面前时,似乎设立人类精子库是最好的决策。
据有关部门统计,江西省不孕不育人群达到本省人口的8%,但是否完全正确我们不得而知。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污染或各种职业疾病等外在因素侵蚀我们的身体,造成一部分人精子质量下降甚至死精无精等状况;另外,性传播疾病(如艾滋病等)、绝症(如白血病等,一旦化疗之后生育基本是死胎或畸形胎儿)也是形成无法生育的主要原因。
2012年1月,经卫生部批准,江西省惟一一家人类精子库试运行,蒋祥龙博士被南昌市政府作为特殊人才引进,来到江西南昌,担任精子库主任。
蒋祥龙一直从事人类生殖方面的研究,他认为这是为民造福的好事,毕竟这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所以他信心满满。
其实设立人类精子库的好处显而易见,首先能帮助男性不育症患者通过正规渠道解决后代问题,杜绝一些民间“借种”的陋习;其次提高江西的优生优育率,还能为有需求的人保个“生殖保险”(“生殖保险”是针对某些人群因为特殊原因,提前保存自己的精子,等到条件成熟再提取使用)。
蒋祥龙认为,江西设立人类精子库的时机非常好,至少这项技术在全国来说已经很成熟了,江西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省份。
世俗与科学的较量:捐精难以被接受的困扰
令蒋祥龙没有想到的是,困难如此巨大,甚至一度达到举步为艰的程度。
捐精和捐血同样是公益事业,但就国家层面上更倾向于对捐血事业的投入。毕竟人无精尚能活,人无血可就死定了,这个蒋祥龙能理解。而且国家对献血宣传的力度之大,时间跨度之长,已经让社会群体对公益捐血有了一个很好的认知,换句话说,大家能接受。
可是捐精就不同了,毕竟与献血相比,捐精的概念可就不那么容易被大众所接受。一是世俗对精子看的比较重,如“一滴精十滴血”这类俗语是世代流传下来,拥有很大的市场,想要改变民众对此看法,蒋祥龙清楚短时间内很难办到,就连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们,也只有75%能接受,就更别提年纪再大点的人群了。二是近几年精子质量堪忧,由于人类精子库所采集的精子要求质量高,统计下来能达到标准的精子只占到20%,合格率太低。
本来就难以采集到精子,现在合格率又如此之低,可想而知蒋祥龙这个主任当得是多么的艰难。
目前江西省人类精子库只有900余份精子存在冷冻罐中,但并不是说每份精子都能达到100%解冻成活率,也不能保证100%的孕生率,所以这900余份精子真不算多。
与世俗的阻力相比,伦理道德上的质疑恐怕更具“杀伤力”。
“捐精之后,会不会突然冒出个儿子和我谈抚养费的问题?”
“我儿子以后会不会娶到我的女儿?”
……
这已经不是蒋祥龙第一次通过电脑向网友解释这类问题了,尽管回复了很多次,但蒋祥龙还是很认真的在电脑面前码字。当然他清楚,想要通过QQ就让对方一下子明白,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蒋祥龙还是希望对方能到人类精子库来一趟,深入了解一下。
蒋祥龙想让捐精者了解,人类精子库的管理是很严格的。
别说抚养费的问题,就连双方能否知道对方的存在都很难。
每个人类精子库都会严格为捐精者保守秘密,精子使用者与实施受精手术医院也无法知晓精子提供者的个人情况。这是人类精子库第一层保护。
第二层保护是卫生部颁布的一部名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伦理原则》法规,法规中强调:“医务人员有义务告知供精者,对其供精出生的后代无任何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互盲原则:凡使用供精实施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供方与受方夫妇应保持互盲、供方与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务人员应保持互盲、供方与后代保持互盲。”
另外,法规也制定了“同一供者的精子、卵子最多只能使5名妇女受孕”的规定,从概率上讲,孩子遭遇“生物学父亲”几率几乎为零。
也就是说,不管是从技术层面上还是法律层面上,捐精者所顾虑的问题基本都能解决。
未来路漫漫:逆境中成长的捐精公益事业能走多远
尽管有法律和金钱“重赏”的双重利好支撑,蒋祥龙感觉还是没有“刺激”到位。
他的忧虑不无道理。
江西人类精子库虽然是全国第十五家、江西省内唯一一家经国家卫生部和省卫生厅批准建立的集医疗、科研为一体的专业人类精子冷冻机构,但并非是“衣食无忧”的“官二代”。除了当初建立这个机构时政府拨了一笔费用之后,后续的费用得自筹,也就是说其实江西人类精子库是要自负盈亏的。
“但我们是公益机构!”蒋祥龙一直强调。
“当然,不孕不育患者想要使用人类精子库的精子,肯定得缴纳一定的费用,毕竟机构也有一定的运行成本,但机构不会漫天要价,价格是经过物价局审批的,而且价格是全国统一。”面对质疑,蒋祥龙努力地解释,他还是希望民众能了解一个基本的事实,做公益的人也得吃饭和维护机器的运作。
但现实是,人们对捐精这事儿都尚待接受,谁会关注这个机构是公益还是商业化运作?在人们普遍接受献血无害于健康之后,关注点才开始盯上血站收费“盈利”问题。
江西省人类精子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蒋祥龙很愿意和大学生们打交道,因为他们是捐精的主力。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不会排斥,而且精子质量高。蒋祥龙最怕学校放假。
“其实只要是22岁至45岁,身体健康的中国男性公民,都可以自愿来献一份爱心。”捐精门槛其实不高,过程也不复杂。蒋祥龙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并接受这一公益事业。
“既然来了江西,总想做点事情,想把事情做好,自己从事这项科研,又做着自己研究领域的事业,做不好怎么去面对自己的导师,以后还怎么在这个领域立足?”尽管有点愁,但蒋祥龙必须得走下去,“困难有,但总得有人去解决。”(记者 龚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