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军训消极取消不如积极改革
近日,湖南龙山县皇仓中学军训教官与师生发生肢体冲突,共造成42人受伤。而辽宁阜新市育才中学高中部女生王静薇,在军训期间因军姿不好被老师扬言开除,回家后跳楼自杀。这一系列突发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甚至有人疾呼该“取消”军训:一方面千遍一律、千年不变的踢正步、站军姿、拉歌既引不起学生兴趣似乎也起不了什么效果;另一方面学生因军训晕厥、中暑甚至死亡等“突发性事件”层出不穷,还有女学生和教官之间产生的感情问题给学校管理带来困扰。
但我们就真的不需要军训了么?军训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进行的,是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基本形式。要培训刻苦耐劳的坚强毅力和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国防观念和组织纪律性,增强体能,有什么比严格的集中军事训练更有效?不能指望军训培养出一个有血性的民族,但至少希望军训能让娇生惯养的“小皇帝”“小公主”们成长。
军训是一道别致的风景,让学生感受到了与平时学校学习大不相同的生活方式,正因如此,许多人埋怨军训,但更多人怀念军训,军训对许多大学生来说就是入校的仪式。如果取消军训,不止是少了一次历练的机会,更少了一份青春的回忆。
因为军训的一些冲突和突发性事件就取消军训是典型的因噎废食。毋庸置疑,现行的军训有弊端,且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但这并非军训所固有的制度性缺陷,更多的是在执行操作过程中的不当。比如龙山的教官与师生的冲突,重在老师与教官的沟通协作没做好;阜新的女生跳楼,亦是个案,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提高,而教官的教育方式要改进。我们应当思考的是如何做好军训,这才是积极解决问题的方法,动辄“取消”恰恰体现了消极逃避的态度。
有许多问题是可以避免或减少到最轻的,比如给学生带来的健康隐患,西安市教育局就要求体检健康者方可参加;感情容易焦虑、冲动,可以配备心理医生。另一方面,对军训的内容进行改革,在军训课程设置上与时俱进,除了军姿、队形、报数这种传统的“老三样”,多增加些新式武器介绍、野外生存技巧、电子实战演习等更国防教育的新内容,而且每个学校因地制宜、可因材施教。同时还可以借鉴英国、俄罗斯等国的国民教育经验,将军训作为一项常规课程纳入日常教学。
公众以更积极的态度对待军训,学校以更负责的行动改革军训,我们才有更美好的军训可期待、可回忆。 (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