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夫妻店无碱无明矾油条论斤卖 月收
来自河南的这对夫妇希望租个店面稳定下来
油条,对南昌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早点之一,一般都是按根卖。近日,在新建县聚源大市场,有一对卖油条的夫妻火了,他的油条论斤卖,顾客络绎不绝。更让人羡慕的是,夫妻俩凭着炸油条的手艺,月收入超过万元。
市民排队买油条
“请问附近是不是有家卖油条的店面……”“你说的是夫妻俩炸油条的吧,往前走100米就看得到。”还没等记者说完,旁边一位阿姨接过话茬笑着对记者说。
在新建县聚源大市场的一家超市旁边,记者找到了这家“夫妻油条”摊点。记者注意到,红色帐篷上写着“无碱无矾健康油条”。帐篷内,一名年轻女子正忙着揉面、切面饼,并将切好的两块面饼小心地叠加起来,用刀背在面饼中间压一下,然后将面饼拉长,放进不锈钢方形油锅里。
油锅旁边,一名男子拿着两根长长的筷子,轻轻地翻动油锅中的油条。三五分钟过后,白白的油条变得金黄金黄的,而且发“胖”。男子姓李,李师傅随后将炸至金黄色的油条捞出,放进一旁的筐内沥油。李师傅将扎好的油条装进袋子,放在电子秤上称。记者注意到,七八个市民排队买油条。
李师傅告诉记者,他是河南人,“我们夫妻分工明确,她擀面、切面,我负责油炸,只有生意忙时,妻子才会帮我油炸。”李师傅告诉记者,目前来看,生意还不错,早上8点和下午6点左右,是每天生意最好的时段。
油条不加明矾论斤卖
“这油条怎么卖啊?”在采访中,不时地有顾客前来询问。“按斤称,8元一斤,折算下来两元左右一根。”
“油条有大有小,重量不一样,如果按根卖的话,拿到小油条的顾客会觉得不公平,所以称重卖。”说起这种特别的销售方式,李师傅笑着说,在北方,大多数东西譬如馒头等都是用秤称的。
李师傅的油条外酥里嫩,口感香脆,没有那种“老油”刺鼻的味道。李师傅说,他店里的油条无碱无明矾,而且用的是台湾江米,和面时还加了鸡蛋,因此成本相对高一些。
李师傅告诉记者,他炸油条用的是调和油,每天要用五六十斤。最重要的是,他每天坚持用新油,从来没有用过隔夜油,所以每天倒掉的油就有十几斤,“顾客吃得放心,我赚钱赚得也安心”。
“我每天下午都会到这里买两根油条给孙子吃,虽然贵了点,但吃着放心。”住在兴国路的陈大妈告诉记者,与加了矾和碱的油条不同,鸡蛋和江米做成的油条气孔小一些,也没有那么膨松,“这油条外酥里嫩,好看又好吃”。
每天4点起床炸油条
“我是今年开始炸油条的,没想到生意这么好。我们每天固定到两个地方炸油条,上午在红谷滩一家菜市场,下午在新建县城。”李师傅笑着告诉记者,虽然累了点,但是很踏实、自由,“除去房租、材料等,一个月可以赚到一万多元。”
记者了解到,夫妻俩晚上9点左右要和好第二天上午需要的面粉,每天凌晨四点多起床,五点左右开始做生意,“9点左右卖完油条后,我们回到租住的地方,接着准备下午需要的面粉。”
“每天只有中午可以休息一下,比较累。”李师傅说,值得欣慰的是,收入还不错,“希望多赚点钱,有条件的话,租一间店面做生意。”()记者 李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