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正文

南昌现多种借抗震救灾名义诈骗术(图)

02014-08-12 12:05 江西晨报 0
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以来,有许多人以捐款、捐物等方式帮助灾民渡过难关。本版图片  资料图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以来,有许多人以捐款、捐物等方式帮助灾民渡过难关。本版图片 资料图
借抗震救灾名义的诈骗短信借抗震救灾名义的诈骗短信

  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以来,各方都在为灾民祈福,还有许多人以捐款、捐物等方式帮助灾民渡过难关。不过,在灾难面前,却有少数人借助灾情散布谣言。更有甚者,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人们的善良和对灾区的关切,以虚假短信、冒牌网站等方式设立陷阱,骗取钱财。近日,有多名省内网友反映,自己的家人接到过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以子女的口吻称自己被调往灾区救灾,急需用钱,并发来账户名和卡号。  

  不仅如此,记者发现,在微信、微博及论坛中,也有大量打着救灾名义实施诈骗的信息,令不少想献爱心的网友受骗。对此,警方提醒市民提高警惕,以防上当受骗。

  网曝:南昌出现“抗震救灾”诈骗  

  “骗子实在太可恶了,昨天我爸收到一条短信,短信称‘爸,我被紧急调往云南地震灾区救灾,急需用钱,请速汇款到这个账户,部队不许用电话,别回电了’,我哥真的在部队当兵,我爸当时急得不行,立即打电话却打不通,把我爸吓了一跳,还真想去汇款,后来我打通了我哥的电话才知道这是骗钱短信,大家千万要告诉家里的老人,别上当受骗。”近日,南昌网友“杜伊-特”发微博称,其父亲几天前收到了骗子的诈骗短信,险些上当。

  随后,记者在微博和多个省内论坛查看发现,接到过类似假借抗震救灾的诈骗短信和电话的网友有不少,甚至有网友称已经遭受损失。  

  网友“若笑薇薇”称:“昨天用手机上网浏览新闻时,发现了一条名为‘云南鲁甸地震最新重磅消息’的链接,点击后,并没有发现相关信息。大约三个小时后,我的网银居然被盗刷了!里面仅有的100多元不翼而飞,真是防不胜防。”  

  此外,在微信朋友圈,记者发现,“我叫XX,我来自XXX,我是第XXXX位为灾区祈福的人”这条信息近几天充斥手机屏幕,发布者数不胜数。不过,其真假性受到质疑。有消息称该链接是以祈福为由进行商业广告营销,存在套取用户信息等风险。

  说法:诈骗方式多样防不胜防  

  记者发现,假借抗震救灾进行诈骗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以亲人名义发“求助”短信、设虚假赈灾募捐网站等,令网友们防不胜防。 

  随后,记者看到,“职中学生,刘冻雪,请速回鲁甸县医院,妈妈在地震中伤得很严重,姐姐的号码是1375197xxxx”这条信息就在微博上被无数热心的网友们纷纷转发,其中甚至包括不少官方微博,可是该号码被证明根本不是云南的,有网友按照号码拨打后发现,此电话为吸费电话,短短几十秒就被扣除了大量话费。  

  对此,网友对这些诈骗行为深恶痛绝。网友“candtree”说:“每次发生灾难时,总有少数没有公德心、丧尽天良的人,借谣言博取眼球,骗人钱财,不仅给网络带来不良影响,更歪曲了事实,延误救灾时机,这种可恶之人必严惩。”

  网友“雷波”认为,如今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渠道通畅,传播速度快,并具有一定的私密性,这使得一些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而且如此多的方式对于一些善良的人来说更是防不胜防。如此一来很容易成为“次生灾害”,干扰救灾工作,给灾区人民造成更大的损失和伤害。

  调查:每当发生重大灾难就有不法分子实施诈骗  

  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在大家纷纷捐款捐物的时候,就有人竟从中觅到了发财“良机”。他们在网上设立虚假的募捐网站,一旦有人捐款,捐款人的银行卡账号和密码就会被窃取,以致爱心人士钱财受损。 

  2010年玉树地震期间,一些不法分子趁玉树地震之机浑水摸鱼,短信诈骗、假冒网站诈骗陆续出现。 

  2013年四川雅安发生地震后,前方在全力救人,后方捐款捐物。有人却以伤者家属的名义公布存在诈骗嫌疑的手机号码,并在网上广泛传播,有大量爱心人士受骗。  

  参照近年来发生的情况,每当发生重大灾难时,丧心病狂的不法分子就会实施各种通信、互联网诈骗活动,骗取钱财。 

  另据知名网络机构统计,云南鲁甸发生地震后,与“云南鲁甸地震”相关的木马病毒、钓鱼网站数量呈急剧上升趋势。不法分子将木马病毒伪装成参与“云南鲁甸地震公益援助”的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华慈善总会,或假冒“地震现场图片”新闻链接等方式,骗取用户打开植入木马的链接或钓鱼网站,进而窃取用户网银账号和密码,进行盗刷。

  警方:提醒市民提高警惕以防上当受骗

  对于我省网友所说遭遇到的诈骗行为,南昌警方表示网络热点事件一直是不法者传播病毒的幌子,但在国家遭遇重大灾害之际,大众热切关注受灾地区形势的大背景下,不法分子冒天下之大不韪进行网络诈骗活动,利欲熏心至极,在此呼吁广大网友提高警惕,对遇到的募捐网站、捐款短信号码、银行捐款账号进行验证。一旦发现被骗,立即向公安机关举报。同时提醒广大网友通过正规的媒体与渠道了解、关心地震灾区情况,谨慎点击和下载不明来源的相关信息。  

  此外,公安部官方微博“打四黑除四害”近日梳理了网友举报的诈骗手段,总结出虚假短信、假冒公益网站、虚假电话、网络帖文、网络回复等5种诈骗方式,提醒公众注意。

  其中,最常见的诈骗方式是发送“求助”短信。例如“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某某红十字会号召广大人民伸出援助之手,为受灾群众募捐,账号为……”还有“爸妈:云南鲁甸发生地震了,我因地震在医院接受治疗,急需医药费,速汇款到某银行卡上”等。 

  关于防范诈骗行为,警方建议,市民和企业向灾区捐款捐物时,应尽量选择具有公募资格的慈善组织。一旦发现有人借赈灾之名以各种方式牟利,应立即报警,以便公安部门进行追踪处置。

经销商推荐

经销商 报价(万) 联系方式
前翻

地方站首页

后翻
Sina.cn05-04 11:04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