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江非法电鱼一再抬头 深夜现身江心(组




赣江作为南昌人民的母亲河,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渔业资源的丰富也给赣江带来了生命的活力。但是,伴随着丰富的渔业资源,还有电鱼行为发生。近日,不少市民向本报反映称,大量的非法电渔船出现在赣江江面,尤其是在生米大桥与南昌大桥之间的江面,这一类问题更加严重。
28日晚至29日凌晨,记者在赣江边对深夜电渔船的问题进行了调查,赣江电渔船的电鱼行为不仅在深夜进行,而且波及范围十分广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第38条规定,对有关电鱼、炸鱼等非法活动是明令禁止的,此外电鱼不仅极度危险而且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但为何电鱼行为屡禁不止?
反映 赣江非法电鱼一再抬头
连日来,不少市民向本报反映称,赣江时不时有电渔船在赣江电鱼,远离岸边,用移动的光源照射,不仅有电瓶,而且有电网等捕鱼工具,大面积的电鱼行为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我每天都在赣江垂钓,国家法律在之前已经明令禁止电捕鱼,之前有段时间已经好了很多,这一两个月天气热起来之后,每天晚上都有很多的渔船出来电鱼,电鱼的工具也是多种多样。每天这样大量地把鱼电死,实在是让鱼类断子绝孙的行为啊!”市民龚先生气愤地说道。
现场 深夜电渔船现身江中心
28日20时许,记者来到南昌大桥桥下。在沿赣江南大道位于前湖大道附近的江面上,记者发现了一艘亮着手电筒的渔船,这艘渔船上有几名渔民,正拿着渔网对着赣江进行捕捞,记者随后询问江边的部分渔民,但大部分渔民十分警惕,当问及有关电鱼一事时,这些渔民都选择了闭口不答。
21时20分许,记者在岸边仔细观察后发现,这艘渔船上有两男一女三名渔民,这艘船在江面上发出了一阵阵的嗞嗞声和电动的马达声,渔船上还撑起了高高的电线。21时40分许,只见渔船向岸边靠近了不少,而此时船上的一名男子将连接着船头发电机的一根电线直接伸入江水中,随后将大网撒入江中,接着用力捞起渔网,将网中的鱼装入船内。
查处 南昌大桥下查获电渔船
记者随后将此事向南昌市渔业渔政局进行了反映。当晚,记者随同渔政人员一起乘坐执法船前往江面巡逻,查处电渔船。
0时30分,在从朝阳大桥回南昌大桥的途中,发现了一艘正在前往生米大桥方向的电渔船,这艘电渔船和之前记者发现的电渔船构造相似,都立起了高高的电线杆子,渔政的执法船立即将其拦截。
经查处,这艘船上放置了大量电鱼网以及电鱼所用的电线等工具。随后,渔政执法人员没收了电鱼工具,并对有关人员处以300元的经济处罚。
原因 利益驱使渔民铤而走险
既然国家早先就已经对电鱼、炸鱼、毒鱼等非法捕鱼的行为做出了明确的规定,那么为什么赣江上依然每夜都有大量的渔船在进行非法的电鱼活动呢?对此,南昌市渔业渔政局的陶主任表示,目前市场上野生鱼群价格比养殖鱼类的价格高出许多,渔民为了获得低成本高利润的野生鱼类而铤而走险。
电鱼简单易行利润大
对于电鱼屡禁不止,陶主任还表示,电鱼的方法与传统的渔网捕捞相比,简单易行,效率极高,利润空间也呈现翻倍增长的状态。
“按照现在野生鱼类市场的价格,一艘渔船出动几个小时就能净赚200至300元,而如果是传统的捕捞方法,每天平均下来也就只有五六十元,所以电鱼对于渔民来说,技术方面还是比较有优势的。”陶主任说道。
电鱼成本与违法成本低
记者了解到,一个背包式电捕鱼电瓶只要200多元,一个逆变器只要100多元,通过逆变器的输送,12V的电压能变成300V以上的输出电压,无论是在船上还是在江边,电鱼都是十分方便的。而如果从家中直接接电捕鱼,更是只要一根电线一张网就可以操作了,十分方便。
电渔船只要通上电,所有鱼类的“爷爷、儿子、孙子”都能被杀个片甲不留,这样的成本输入,对比巨大的利润输出,使得赣江渔民将电鱼作为了自己收入的一大来源。
洪城律师事务所的李竹青律师表示,在我国的《渔业法》中已经明确规定了电鱼等非法捕捞行为需要处以5万元以下的罚款,而电力捕鱼在十公斤以下的,只需要罚款100元至500元,违法成本与收入成本的差异,也是渔民选择电鱼的一大原因。
渔政执法人员与电鱼者如同打游击
市渔业渔政的执法人员表示,对于电鱼这一类的违法行为,渔政部门也一直在进行监管和查处,但是执法人员这边查处了,那片江域又出现了,“就像和电鱼者打游击战一样,我们在这边查,他们在那边又开始电了。”
记者从渔政部门了解到,今年年初至现在为止,市政府出资向赣江投放了1000万尾鱼苗,在6月17日与6月25日分两次进行投放,但是依然没能解决电鱼这样的违法行为给赣江的生态环境带来的恶劣影响。
记者 万珺 文 聂俊鹏 图 实习生 戴征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