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西湖区:最美的课堂在路上,最红的少年在成长

政府微信网站
关注近日,中国青年报刊发文章《共青团中央:让青少年爱国主义实践教育走深走实》,文中提及西湖区珠市小学和南师附小开展的红领巾寻访“六个江西”“小珠宝走中国”等系列研学课程。
此外,《求是》杂志刊发署名为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的文章《深化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 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凝聚青春力量》,介绍了西湖区松柏学校教育集团朝阳校区的主题教育活动。


★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西湖区是如何加强青少年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的吧!
“校内+校外”双结合
让少先队实践活动更精彩

站前路学校话剧微团课《可爱的中国》
一直以来,西湖区充分挖掘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红领巾实践阵地,拓展红领巾行走课堂,在仪式熏陶、榜样教育、情感体验、实践活动中把党的创新理论转换为少年儿童喜欢听、听得懂、乐实践的行动。
全区一年来累计获省、市级各项相关荣誉200余项,两个中队获“全国红领巾中队”荣誉称号。南昌市站前路学校排演的话剧微团课,获省微团课一等奖,也是全省唯一一所获此殊荣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爱国主义教育
重在传承
要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
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就必须发挥思政课
在课程体系中的
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

朝阳新城第二幼儿园
在西湖区
不少学校的思政教育
都相当有看点
☟☟☟
南昌市珠市学校万寿宫校区积极探索“课上+课下”整合的红色思政课堂,开辟教育新渠道,充分利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打破教室空间壁垒,创新融合思政课,打造“沉浸式”红色文化学习,把思政课从教室搬到红色革命场馆,让红色文化教育有看点、有意思、有引力。


南昌市铁路第一学校书院校区通过思想建设、组织生活、文化浸润、资源共融等举措,常态化与新四军军部旧址、中共中央东南分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联席共建,通过“红领巾寻访”“四史”故事宣讲、开设家长红色课堂等形式,不断丰富红色文化传承教育活动载体,将红色基因注入全体少先队员、教师和家长的精神命脉,不断擦亮红色基因传承品牌。


在“大思政”的背景下,南昌市广南学校金盘路校区结合办学历史和校园文化,全方位、多维度打造青竹思政教育,创造性地采用分层分类分年段的方式全覆盖开展好少先队活动。通过“校长思政课”上好思政大课,利用班队会和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好思政精品课,全方位讲好“儿童化”政治,为队员成长打好人生底色,获评为“市思政教育示范基地”。

爱国主义教育
旨在铸魂
一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书写着不同时代青少年的
爱国之举和民族大义
积淀出最深层、最持久、最赤诚的民族情感

松柏学校教育集团朝阳校区
西湖区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认真挖掘其他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资源
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
在南昌市松柏学校,每一位新入读的小学生在开学伊始都会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青松小公民护照”。南昌市松柏学校从“小”处着手,以抓实学生行为评价为突破口,通过丰富“红领巾奖章”争章方式和项目,开展红色课本剧、红领巾寻地名、红领巾中队创建、评优评先,不断完善和细化实施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利用“青松小护照”的多角度评价、多渠道参与、多种形式,孵化队员“内在生长”、鼓励队员“自由生长”、追求队员“多元生长”,引导队员知行合一,助力队员成长的无限可能。


为引导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3年8月南昌市站前路学校与新疆阿克陶实验小学签约共建,来自阿克陶县的50名少先队员代表和南昌的孩子们一起参加“石榴籽一家亲 赣陶研学行”。一周时间里,赣陶青少年们携手互助、倾心交流,架起“连心桥”,让交往交流交融的种子生根发芽。


为全面落实劳动教育新课程标准要求,南昌市羊子巷学校羊子巷校区围绕“大美育”校园文化内核,立足现状,打造了小而精的“小红花劳动教育基地”,2023年着力开发“全息式五育融合”劳动教育特色项目:与江西赣粮院士工作站合作,创新开发校园水稻种植课程,构建“农业+”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深度挖掘水稻种植课程的内涵和教育价值。


南昌市羊子巷学校桃源校区的红领巾气象站是南昌市首个校园科普气象宣传基地,全校将50名气象爱好的少先队员分成10个小组,按照时间安排表进行气象观测并通报全校。该校形成了以气象站为主体,以科技社团为延伸,以班级阵地为呼应的文化浸润格局,有机联动少先队实践育人体系,不断丰富拓展红领巾实践活动项目和载体。


2023年,南昌市羊子巷学校朝阳校区以社团课程为依托,与宣纸刺绣传承人顾玉纯先生达成合作,邀请顾先生到学校给队员们授课的方式,普及“非遗刺绣”传承文化。特色宣纸刺绣项目的开展,不仅让队员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培养了他们的耐心和细致。


“以石载道、以实育人”一直是南昌市进贤门小学石头街校区秉承的办学理念。该校依托本地红色资源,以“实文化”为基础,结合主题节假日,通过学唱红歌、志愿讲解、社区服务、劳动实践等方式开展“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着力培养队员“质朴、沉稳、坚毅、灵动”的石头精神,“诚实、笃实、踏实、勇敢、自信”的优秀品质。


南昌市铁路第一学校绳金塔校区是瓷板画研究中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以“绳韵文化”为特色,自编韵律“绳”操,设立“金塔之声”红领巾广播站、“神”采飞扬红领巾记者团、红领巾监督岗等,开展特色鲜明的少先队活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南昌市进贤门小学进贤门校区将“贤”文化与“红”文化相融合,开展了“过贤士门”开学第一课、“红色故事我来讲”等一系列活动,培根铸魂,促“贤少年”精彩绽放。

在寻访中
积淀爱国情怀
青少年要健康成长
就必须让爱国主义信念
成为个人走向成功的
强大精神动力

南昌市铁路第一学校铁路校区
西湖区常态化组织少先队员开展研学实践
“授课+研学+成果展示”的形式
激发了少先队员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
☟☟☟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泰山山顶传来南昌市珠市学校少先队员们齐诵《望岳》的琅琅书声。该校24位少先队辅导员组成百年珠市国学讲师团,为3至6年级6000余名少先队员开设了二十余场“小珠宝走中国”课程;制订江西临川和山东曲阜等研学行走路线,也是在贯彻落实少先队工作实践中,积极探索符合地域特色的少年儿童政治引领新载体、新途径的体现。


春节前夕,南昌市站前路学校站前路校区队员们在铁路四村“红领巾号”少先队队室饶有兴致地参观学习。队员们巧手写春联,红纸黑字间映透美好祝福,浓厚节日气氛,传播中华传统文化。随后,他们登上T147“红领巾号”列车,品年俗、剪窗花、趣竞答、包“娇耳”、享年味,笑声和欢歌在列车中回荡。


南昌市站前路学校云飞路校区与河滩社区成立社区少工委,常态化组织少先队参加志愿服务。在这里,队员们学会奉献与合作,感受助人为乐的快乐和满足,增强社会责任感。

作为一所划入地方管理的原铁路学校,南昌市铁路第一学校铁路校区依托自身地理位置优势和南昌铁路局优质资源,启动“铁路少年成长计划”:带领队员们登上“红古田号”“红领巾号”列车,多次前往瑞金、安源等地,开展红色研学、少先队建队日、红色宣讲等活动;探秘南昌东站,开展“红领巾”小课题研究活动;开展铁路少年春运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


最美的课堂在路上
最红的少年在成长
西湖区少先队员通过
“研学+成果展示”形式
在实践中尽展风采
厚植爱党爱国爱乡情怀
争做新时代好队员
来源:区教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