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2.0?电影《印度女孩》为女与全世界对抗的父亲
商讯
关注“做人如果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这句经典的台词想必观众都耳熟能详,来自电影《少林足球》。以竞技为媒介谈论梦想的电影有很多,竞技题材的电影中,不管主角最后是否赢得了胜利,都无法抹掉体育精神带来的独特魅力色彩,并且从竞技运动中带来的激励与内心的鼓舞,即是一部电影的魅力所在,也是体育精神的魅力所在。
近日,一部激奋人心的女性励志电影《印度女孩》在南昌万达影城开启超前观影团,已观看过影片的观众表示它和《摔跤吧!爸爸》题材类型很像,更有超越一般体育作品动人情感,看后深受激励,甚至在社畜时代被燃起了坚守初心的斗志。
电影《印度女孩》讲述了来自印度农民家庭的女孩蔻茜,因受父亲的影响从小热爱板球,但在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的印度,板球向来被认为是只属于男人的运动,这也让蔻茜追逐板球的梦想一开始就受到层层阻碍。随着训练水平不断提高,蔻茜终于获得参加国际比赛的资格,肩负着父亲与全国人民的期许,最终一路凯歌圆梦的故事。
影片虽然在多个维度上建立了性别带给蔻茜运动生涯的阻挠,如社会的偏见、母亲的反对、对手的讥讽、队友的阶级歧视等,但与此同时,也通过影像传递了女性对梦想的坚守、对热爱的坚持、对荣誉的态度、以及对自我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定位。电影《印度女孩》用时间跨度描绘了蔻茜不同阶段的精神与心理状态,几乎是映照了许多运动员的职业生涯。但是影片却并不是一部单纯描绘人物的传记,而是一部糅杂了情感与使命的佳作。
在超前观影团已经观影的观众也被影片中的父女亲情戳中,印度近年频出女性励志题材爆款,《摔跤吧!爸爸》让一对震撼世界的摔跤父女映入中国观众视野,感动无数;电影《印度女孩》则用全新的一对父女故事,向观众传递了一样的精彩励志。影片中,父亲承担了泪点催化的绝大部分,在警察局力排众议,坚决维护蔻茜的梦想;为女儿编制的善意谎言甚至骗到了观众。面对唯一的住所即将被收走,却一心只在女儿的赛前安抚上,观众跟随着蔻茜的视角,也似乎看到了自己所向披靡为梦拼搏的背后,父母有力托举的臂膀。
打破传统思想,将质疑与嘲讽踩在脚下,蔻茜在坚定的信念下,没有迟疑,以最为耀眼的胜者姿态回怼给众人一个强有力的无声的反击;但《印度女孩》最大看点不仅仅是蔻茜的励志故事,也不仅仅是用影像的方式传递了父女亲情,而是严肃的思考了坚守的意义,女主角的生命因坚守而变得更充实多彩,她的这份坚守也将女性再次领至世界舞台面前。
电影《印度女孩》将与3月18日登陆全国院线,让世界聆听女性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