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绘画斩获第十二届美浓国际陶瓷大展最高奖——外务大臣赏

综合
关注2021年7月9日夜幕降临,三宝蓬美术馆夜空没有星星,没有月亮,但四周的山林散发着清新的气息,室内花团锦簇,觥筹交错,美术馆之夜到处散发着温馨浪漫的喜悦,三宝蓬艺术馆在这里为青年陶艺家麻汇源举办一场小范围的酒会庆典活动。经过7月3日、4日两天的最终评审,日本第12届美浓国际陶瓷展最终结果出炉,其中来自中国景德镇的青年陶艺家麻汇源斩获本届大赛最高奖——外务大臣奖,奖金为500万日元(约30万人民币,含税金)。

陶艺家麻汇源
据悉,这也是中国陶艺家近十年来,第一次获得该项大展的头奖,该最高荣誉由景德镇青年陶艺家麻汇源获此殊荣。此次第十二届美浓国际陶瓷大赛,共有来自世界各地七十多个国家的陶艺家参赛,从2800多件作品中初选,在此基础上再选出178件陶瓷作品入围决赛,最终,景德镇陶艺家麻汇源的瓷画作品“瓷系列”从这些决赛作品中过关斩将,拔得此次大赛头筹,获得第十二届美浓国际陶瓷大赛最高奖——外务大臣奖。

获奖作品《瓷系列》 26.5X26.5X3.5X81块 作者:麻汇源

麻汇源与媒体记者合影
美浓际陶瓷国展
日本的美浓国际陶瓷大展,是当今世界上陶瓷行业三大国际陶瓷会展之一,三大国际陶瓷会展包括意大利的法恩莎、韩国的京畿道和日本的美浓国际大展,以学术性、公正性、客观性而著称,并得到全世界行业的认可,被认为是行业赛事的标杆,含金量最重的国际型重大展出和赛事。
日本美浓国际陶瓷大展,从1986年开始,每隔3年举行一次世界最大级别的陶瓷大赛盛典。以‘泥土与火焰的国际交流’为主要题材,通过陶瓷设计和国际文化交流,从而进一步发展陶瓷产业和增强国际文化交流水准。“美浓国际陶瓷展(大赛)”是国际公认的陶艺竞赛,聚集了世界各国以及各个地区的陶瓷作品的展览会。到场的世界各地的参赛者和艺术爱好者,借此机会能感受美浓烧的历史、魅力、以及地域风土等。此次竞赛的主题为:陶艺的方向(“W here Ceramics Go”),参赛作品不需要遵照传统的理念,然而必须表现出想象力与启发性,也就是能为陶艺的未来开启新的方向的作品。作品涵盖具有独特创意与技法的陶瓷艺术作品、陶瓷设计、工厂生产的实用陶器、工作室、作坊类生产的实用器皿等。大赛设最高奖外务大臣奖一名,金奖一名,银奖二名、铜奖二名,若干入围决赛作品。
日本的外务大臣奖是这次大赛的最高奖项,属于日本的国家级重大奖项,得到此奖的中国人,都是对中日文化交流有过特殊贡献的人,比如复旦大学郑励志、苏德昌和郭华江教授,日本文学翻译家文洁若老师、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等曾获得日本外务大臣奖。

酒会现场
麻汇源获奖感言
“非常荣幸能获得第十二届日本美濃国际陶艺展的首奖外务大臣赏,对我是惊喜也知道是运气在加持。在这里首先感谢美濃陶艺大展组委会把如此重要的奖颁发于我,也非常感谢景德镇这座千年不断窑火的瓷之都,正是由于一代又一代陶瓷人的坚守和奉献,为我们当下这个时代创作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釉色及泥与火多变的可能性,由衷地感谢!其次感谢我的家人、老师和朋友,是你们的支持、教导和鼓励才有我在创作上能一如既往,谢谢您们。《瓷系列》作品是我多年学习制作器皿的经历以及近年艺术创作的结果,我从一块泥巴到最后烧成瓷的整个过程都有过系统的体验和了解。我也观察过我们国家历史上各个时期的一些传统器皿和日韩及欧美现当代对陶艺中器皿的理解和运用。由于这段做器皿的经历,我对器皿产生了特殊的情感。在除景德镇之外的中国的很多城市里,人们对它的认知只是日用品或是博古架上观赏的摆件以及拍卖场上天价的呈现等。但是在景德镇,它却是这座城市的风景和温度,这座城市正是通过瓷器和国内国外搭建了沟通的桥梁,有了相互了解,相互融合,呈现当下景德镇多元的面貌。我的日常即是我的创作,珍惜和感受每一个不可复制的当下,跟着感觉走,因为这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同时也想通过《瓷系列》作品记录当下艺术形态多元的时代,我通过这种重构器皿的新图式来寻找和表达我生命意识里属于我自己且真实的精神诉求。”

景德镇陶瓷绘画进入世界的舞台
景德镇跟世界对话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无疑艺术交流和学术交流是宣传和推广景德镇陶瓷文化的最佳方式,陶瓷艺术应该应该走在艺术交流的最前沿。而此次麻汇源瓷画作品,能够获得这样一个世界级的专业最高奖赏,是对景德镇陶瓷绘画的认可,是景德镇陶瓷绘画走向世界、进入世界舞台的一个新起点。
麻汇源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雕塑系,大学四年,他学习陶艺、画过油画、也做过产品,并且在学生时代就在陶大做过个人陶瓷绘画作品展,得到当时李林洪、姚永康、曹春生等专业老师的充分肯定。2010年毕业以后,麻汇源专业从事陶瓷绘画,开始他的“瓷系列”、“影战系列”瓷绘创作。三年后,也就是2013年在江西省首届艺术双年展中,麻汇源的参展作品“影战系列”成为当年的银奖作品,当时的省内外媒体对此都曾经做过大量宣传报道。在此之后,麻汇源的“影战系列”不断完善,形成他个人独特的艺术语言,作品在陶瓷艺术市场渐趋成熟并得到业界众多藏家的追捧和认可。
2015年之后,麻汇源就将“瓷系列”定位为他瓷画的创作方向。麻汇源认为:对于艺术家来说没有一劳永逸,更多的需要对艺术的创新,确定每个阶段的艺术发展方向,自己的艺术道路才能走得更远。景德镇陶瓷绘画这个行业,跟其他艺术门类在一起,没有任何优势,在中国主流艺术圈中没有话语权,在世界当代陶瓷中更没有分量和地位。2015年,麻汇源毅然地放弃了之前的“影战系列”,专注投入“瓷系列”陶瓷绘画创作。当时很多同行不认同他的这种风险式改变,甚至也包括当时有个别的行业权威人士,觉得他的“瓷系列”不怎样,很难得到市场和业界认可。对于这种质疑和否定,麻汇源有过短暂的迷茫和痛苦,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对于艺术,他不想向现实低头或者委曲求全,他坚信只要自己不断努力不断创作,对于质疑,没有什么比用作品去说话更好的方式了。2018年他报名参加了韩国京畿道展,2019年他带着经过多年磨炼和精进的作品参加了全国美展,但都没有获得奖项。2019年他又报名参加次年的第十二届日本美浓展,因为疫情的原因,2020年的美浓展不得不延期,一直到2021年7月才最终获得参赛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获得了美浓国际陶瓷大展赛的最高奖项——外务大臣赏。
艺术家的修养决定作品的艺术格调
颜色釉创作在当今景德镇,已经是非常普遍并且处于相当成熟阶段。玩颜色釉的人太多了,颜色釉的最大特征就是色彩绚烂。麻汇源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别人追求那种华丽绚烂,而他建立了自己的颜色釉色彩体系,他把色彩“藏”起来,灰色、白色为作品的主色调,它呈现的是孤寂之美、落寞之美、沉静之美、内敛之美,让它像花一样自然地发散开来,还有的是那种低调和凝重。
艺术拼的是格调,它不完全在于工艺,艺术家喜欢繁复或喜欢简约都没有问题,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艺术家的修养决定其画作的格调。而格调和图式定义,决定着艺术创作的品味和高下。麻汇源认为,他的这次获奖,唯一能解释的是他的作品图式语言的独一无二,具有个人风格,因为这种艺术语言确实是他内心生发出来的。
艺术作品是情感的表达、精神的诉求
麻汇源的瓷系列,源于对景德镇传统文化的理解,也源于对大自然的感悟。麻汇源的此次“瓷系列”获奖作品的色彩,就是2018——2019年间,麻汇源到青藏高原采风,从茶卡盐湖、翡翠湖的游历中得到和提炼出来的。他在西北待了四个多月,茶卡盐湖那种水天相连的干净和纯粹,敦煌沙漠的那种荒漠和渺无人烟,那种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的情感顿时涌上心头,让他瞬间感动得泪如雨下。在茶卡盐湖,麻汇源一天曾经经历了四季的变幻,这种天气的变幻莫测,让麻汇源也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那年他在茶卡期间,他的岳母正好去世,他感到人跟四季一样,四季无常,人也无常。
麻汇源说:艺术走到最终就是哲学和宗教, 它就不再是个图式,它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是一种精神的诉求。麻汇源参展作品图式,源于他吸取的元素有中国的、有日本的、也有欧美的,他将这些元素打碎了重组之后再呈现出来。这种文化是大文化,不是小文化,有多元文化的滋养,但是它透露出来的气息又有中国的气息。日本人和中国人在审美上同宗同源,他们喜欢内敛的东西,麻汇源作品透露的气息,有陶瓷语言的融合、文化的融合、科技的融合,还有景德镇这个地域符号显现,这种多元的融合,让大家在作品中看到各种元素相互间那种和谐的状态,他们是读到了麻汇源作品中这种文化的高度和深度,看到了这种和谐共生的美妙气息,在当下成为全球共有的艺术语言。陶瓷艺术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当今世界文化的格局是交流交融,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陶瓷文化应该是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据悉,未来二个月后,也就是2021年9月,景德镇三宝蓬美术馆将再次为麻汇源举办本年度他的个人新作展。这次展出,将是“瓷系列”作品艺术风格的延续与创新。届时,我们将看到继“瓷系列”作品之后,麻汇源在陶瓷绘画方面的进一步探索和新的呈现,展示的作品将以麻汇源个人标志性属性的“M·瓷系列”命名,相信该系列作品将更为强烈而显著地吸引业界以及众多艺术爱好者的目光。(吴爱飞)
麻汇源最新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