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南浔 军歌嘹亮

综合
关注回溯岁月车轮碾压过的辙迹,追寻中国铁路发展的足印,十九世纪初的鄱阳湖畔,南浔铁路南来北往的火车,沿着百年时光铺设的轨道驶进了煌煌史册,在中国地图上留下一条黑白相间的铁路标识。史册里,精美的文字铿锵有力,见证了赣鄱大地上的烽火硝烟,辉映着八一南昌起义的猎猎军旗;地图上,黑白相间的铁路线,如镶嵌在大地上的琴键,侧耳聆听琴音,八十多年前南昌城楼上军歌依然嘹亮 ……
火车,拉来了起义领导
将时间的指针回拨至1927年7月,此时的中国大地,风雨如磐、血雨腥风。中共中央面对“4.12”反革命政变和马日事变之后的严峻形势,决定集合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分国民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至7月底,距离计划的起义时间已经很近了,领导和指挥南昌起义的中共中央领导人,陆续赶往南昌,南浔铁路的火车上,出现了周恩来等领导的身影。
南浔铁路1907年开工建设,1916年全线竣工通车,北起毗邻长江的九江火车站,南至与南昌城隔着赣江相望的牛行火车站,全线总长128.35公里,共设10个车站。据1928年的列车时刻表,九江站至牛行站全程运行时间为5小时27分。
在交通不便的旧中国,南昌起义领导人沿长江乘船入九江港,再乘南浔铁路火车入南昌,无疑是一条捷径。7月27日,南昌起义前敌委员会委员周恩来、李立三、彭湃等乘火车抵达南昌;7月30日,另一位起义领导核心恽代英乘火车到南昌。7月31日,九江火车站迎来两位步履匆匆的特殊旅客,他们是吴玉章、刘伯承,乘坐当天最后一班火车赶往南昌。下车伊始,刘伯承就担任起义军总参谋长,指挥起义将士不畏艰难、奋勇作战,全歼了南昌城守敌。
8月1日凌晨,南昌起义打响了第一枪。翌日,南浔铁路全线中断行车,起义军总政治部主任郭沫若得知起义消息,乘坐一辆手摇车沿南浔铁路向南昌前进。手摇车,是一种靠人力摇动在铁轨上行进的木板车,摇啊摇,摇到南昌城,已是8月3日傍晚夕阳西斜之时。这成为南昌起义中的一段趣事。
另一位南昌起义的重要领导陈毅,则没能幸运地搭上火车。8月4日,他得知南昌起义的消息后,步行、乘船、再步行,昼夜兼程,紧赶慢赶,总算在8月10日赶上已撤离南昌城的起义部队。
火车,运来了起义将士
八一南昌起义,预定参加起义的部队是贺龙领导的第20军、叶挺领导的第11军第24师和第4军25师,这几支部队均在南浔铁路沿线驻扎。1927年7月24日,南昌起义周恩来、朱德等领导决定,借国民革命军第11军第24师进驻南昌、国民革命军第20军进驻德安的机会,于7月25日、26日两天内,将部队直接开进南昌举行起义。
南昌起义箭在弦上、迫在眉睫,如何快速调动兵力、运送粮草,抢占有利先机,在敌人作出反应之前,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这时,南浔铁路派上了大用场,以其运能大、速度快的优势,帮助起义部队调兵遣将、运输辎重,为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南浔铁路之所以能为起义部队所用,原来早在1923年,中国共产党便开始在南浔铁路工人中发展党组织,并成立了工会组织,积极为工人争取合法权益。南昌起义前,由于南京和武汉方面相继公开反共,南浔铁路党组织和工会组织被迫转入地下,但组织机构没有遭到破坏,动员能力依然很强,为起义部队移兵南昌提供了有利条件。
1927年,南浔铁路每天只有4对客车往返,运力十分紧张,南浔铁路工会在党的领导下,将货运棚车、平板车集中起来充当军列。火车司机们不辞辛劳,多拉快跑,奋战了一整天,从马回岭、黄老门站将第11军第24师1万余人运至南昌,创下了南浔铁路单日运兵的新纪录。
7月26日,贺龙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20军未在德安站下车、驻防,而是违令直接开进了南昌城,引起国民党方面的警觉。敌人炸毁了南浔铁路上最长的桥梁----涂家埠山下渡大铁桥,导致起义部队、辎重车马无法通过。时任涂家埠公安局长的中共党员赵相禄,迅速召集100多名铁路工人抢修大桥,从晚上9时干到次日早晨7时,奋战一夜抢通了铁桥,第20军7个团共计7500人,得以及时抵达南昌。
南浔铁路起始站牛行车站,与南昌城一江之隔,为水陆交通枢纽,处于战略咽喉地带。起义军占领牛行车站,既可阻击沿铁路南下的增援之敌,也可防止南昌守敌渡江北窜。8月1日凌晨,南昌城内枪声一响,奉命驻扎在牛行车站附近的第20军第4团迅速夺取车站,控制了南浔铁路重要枢纽,进而封锁赣江水道,为南昌起义取得成功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火车,传递起义信号
南昌起义打响之时,第4军25师正驻扎在南浔铁路马回岭车站,负责南昌北面警戒、防卫。周恩来到南昌指挥起义前,曾经交代该师领导人聂荣臻两方面任务。一方面任务,设法将第25师拉到南昌,参加起义;另一方面任务,负责接应从九江到南昌的起义部队和零星赶来的参战人员。同时,周恩来还特别嘱咐聂荣臻:“部队行动,一定要沿南浔铁路展开,不要擅离铁路。”
由于当时具体的起义日期还未确定,25师没有电台,南昌起义开始后,该怎么联系呢?周恩来与聂荣臻约定:一旦南昌起义打响,立即放一列空火车回马岭车站,空车一到,即为发兵信号,兵锋直指南昌。8月1日下午,一列从南昌发来的空火车缓缓驶进马回岭车站。聂荣臻知道,南昌起义已经正式打响,他即刻号令三军,率部向南昌进发。
与此同时,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来到第25师师部,发现25师已经开拔参加南昌起义,立即命令卫队营五六百人乘火车,沿南浔铁路一路向南追击。追兵行至德安火车站时,聂荣臻果断下达回击命令,迫使卫队营全体缴械投降。经过感化教育,被俘的敌军士兵和部分下级军官参加了起义部队。全师于8月2日拂晓抵达南昌。
南昌起义胜利后,敌人疯狂反扑,从各个方向逼近南昌,其中九江方向之敌沿南浔铁路行进最快。8月5日,南浔铁路工会组织工人,加紧破坏沿线设施,阻止国民党军沿铁路前进,为起义部队向广东方向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
铁路,还有延续的精彩故事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人依托南浔铁路,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殊死战斗,取得了万家岭大捷。
1937年12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1938年6月沿长江进犯武汉,自6月12日起,南浔铁路客货全部停运。为阻滞日军进犯,6月15日中国军队开始拆破铁路。6月17日,中国军民炸毁山下渡大桥,机车、货车及钢轨、钢梁拆除转运至武汉。
1938年8月2日,侵占九江的日军在沙河车站受阻。8月3日,日军106师团向金官桥一带进攻,中国军队第70和第8、第4军与日军激战,拉开了南浔会战(又称赣北会战)的序幕。8月14日,中国军队分两路袭击南浔铁路正面之敌,歼敌千余人,日军向九江方向撤退。9月2日,日军集结兵力续犯马回岭车站,中国队与之正面激战;9月3日,日军第九师团攻占马回岭车站。10月7日,中国军队第一兵团在薛岳的指挥下,向德安之北的万家岭发起反攻,攻克长岭、张古山,至10月9日歼敌日军106师团万余名,史称万家岭大捷。
虽然,中国军队进行拼死战斗,但终究敌强我弱,在日本持续增兵之下,战事逐渐转至对我方不利。双方激战至10月29日,德安失守,中国军队渐次撤退,南浔会战遂告失利。
此役,中国军民给予日本侵略者极大的杀伤,鼓励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在中国抗战史上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一页。
南浔铁路,命运多舛,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被几次拆毁。新中国成立后,南浔铁路加快建设,1963年1月赣江大桥开通运营,火车不在牛行站望江兴叹,铁路顺畅地接入了浙赣铁路,结束了未与全国铁路网联运的历史;1993年,南浔铁路复线建设纳入京九铁路工程,1996年9月1日京九铁路竣工通车,南浔铁路融入京九铁路之中,百年的历史悄然合上最后一页,却又掀开全新的篇章,在京九大动脉的建设中,南浔铁路获得了新生。
百年时光漫漫,当滚滚铁流在铁路线疾驰而过,车轮铿锵,鸣响着八一起义激烈枪声、抗日战争征马长嘶、京九铁路建设的号角。南浔铁路,铭记着中国革命的红色记忆,作为中国革命的见证人和贡献者,以岁月为墨、大地为纸,写下了中国铁路辉煌的篇章。(方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