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南非!“感知中国·丝路瓷行”中国陶瓷文化展开启绚丽篇章

综合
关注来源:景德镇发布
当景德镇遇上南非
当丝绸之路再现光辉
当瓷乐响彻约翰内斯堡
那将是怎样的光景?
今天发布君就带大家走出国门
看看
景德镇的陶瓷文化碰撞南非的热情似火
会发生什么美妙的“化学反应”吧!


燃烧让人激奋,燃烧迸发文明。在华夏大地,熊熊窑火从未熄灭过。它燃烧出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迹。它燃烧出一个恢弘的名字——景德镇。
瓷器与中国,英语词典里都读“China”,它又是景德镇历史名称“昌南”的谐音,景德镇也因此成为外国人神往的古老文明的东方胜地。

南非,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另一端点,也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
21世纪的今天,一场因交流而丰富、因互鉴而精彩的文化交流大幕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徐徐拉开——当地时间7月17日14时,“感知中国·丝路瓷行”中国陶瓷文化展在南非约翰内斯堡非洲博物馆隆重开幕,来自景德镇的160件(套)陶瓷作品,以文化交流使者的身份,唤起了南非民众对景德镇,乃至对中华文化的美好向往。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
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晓晖
南非文化艺术部副部长马考苏·玛格德琳·苏杜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外推广局局长张雁彬
中宣部国际联络局局长张烨
中共景德镇市委书记钟志生
豪登省文体娱乐部长法泽·玛兹巴图
中宣部政策法规研究室巡视员副主任王雷鸣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外推广局副局长李智慧
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王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非共和国大使馆文化参赞郑文
非洲博物馆馆长法尼·莫隋宁
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中央政策研究室
副主任王晓晖参观中
↓↓↓




南非文化艺术部副部长
马考苏·玛格德琳·苏杜女士参观中
↓↓↓


马考苏·玛格德琳·苏杜表示
此次展览正值习主席访问南非、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次会晤在约翰内斯堡举办前夕,意义非凡。中国瓷器对于南非来说是非常熟悉却又珍贵的艺术种类,而此次展览给了南非人民深入了解和学习的机会。在非洲博物馆举办的“感知中国·丝路瓷行”中国陶瓷文化展,给艺术专业者提供了仔细研读的机会,给普通大众带来了鉴赏的契机,给艺术收藏家展示了其美学价值。希望此次展览成为两国今后交流互惠的催化剂。南非愿引进陶瓷包装技术和设备,引进窑炉人才,也可以开展艺术家驻场项目,以加强两国陶瓷文化交流与合作。让我们共同挖掘合作项目,以求共同发展。
中共景德镇市委书记钟志生参观中
↓↓↓

中共景德镇市委书记钟志生致辞
↓↓↓

钟志生在致辞中介绍说
景德镇是中国中部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有着2000多年的制瓷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600多年的御窑史。创造了“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景象,演绎了“点土成金”的东方神话。从中国的宋代开始,景德镇瓷器就沿着古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源源不断输向世界各地,成为见证古代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的“世界商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产生了重要影响。时至今日,景德镇陶瓷文化依然在同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不断进步,充分彰显了习主席倡导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钟志生表示
景德镇悠久的制瓷历史、丰富的陶瓷遗存,是这座城市最大财富,也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如今,数万名外来的艺术家、陶艺家在景德镇创意、创作和创业,形成了独特的“景漂”文化现象。这其中,就有不少来自非洲的朋友,他们为这座城市注入了重要的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
钟志生表示
南非素称“彩虹之国”,是非洲大陆的璀璨明珠。中国与南非的友谊源远流长。地理大发现之前,中国瓷器就曾抵达南非北部的马蓬古布韦。十六世纪中叶,葡萄牙航海家打通了经好望角连接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的海上贸易路线。瓷器的输入,开启了中国与非洲对话的绚丽篇章。在开普敦的文化历史博物馆,至今仍藏有米德堡号沉船出水的景德镇瓷器。这些精美的瓷器,推动了中非文化的交流互鉴,见证了中国和南非的深厚友谊。
钟志生在致辞最后诚挚地说
今年是中国和南非建交20周年,让我们伴随着优雅的瓷乐,欣赏着精美的瓷器,充分感受景德镇陶瓷的独特魅力、感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谱写互学互鉴的和美乐章,共同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活动现场



↑↑↑
活动场馆及签到处
开幕式现场及表演↓↓↓



↑↑↑
拉坯

↑↑↑
非洲小朋友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嘉宾一同观看了本次展览中展出的展品,并饶有兴致地观看了瓷乐表演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瓷技艺表演。在表演中,“中国一绝、世界首创”的瓷乐演奏唯美悠扬,瓷瓯、瓷磬、瓷笛、瓷管钟、瓷二胡等瓷乐器将声学、物理学原理与陶瓷工艺巧妙结合,演奏起来音色优美,效果清新悦耳、美妙动听,是景德镇瓷器“声如磬”的集中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制瓷技艺表演,更是把观众瞬间带到了万里之外的景德镇,他们现场展示拉坯、利坯、画坯等手工制瓷的核心工序,生动形象地向观众还原了陶瓷成型、装饰的主要过程。这样一场“有声”、一场“无声”的表演,令现场观众耳目一新,不禁啧啧称赞:“看,这就是中国!这就是景德镇!”
此次展览共分为丝路记忆、青花故事、彩绘世界、窑变万彩、雕刻时光、美丽生活六个篇章。
丝路记忆

丝绸之路也是瓷器之路中国以瓷为媒同世界对话
瓷器把中国同世界连为一体在瓷器上有整个世界
景德镇为中国赢得 CHlNA 的美名
留在世界各地的景德镇外销瓷是中国留给世界的美好记忆

在丝路记忆篇章中,通过对历史上外销瓷的展示,再现了景德镇外销瓷的历史足迹,丝绸之路也是瓷器之路,中国以瓷为媒同世界对话,瓷器把中国同世界连为一体,为中国赢得CHINA的美名,留在欧美的外销瓷更是中国留给世界的美好记忆。
青花故事

宝石蓝般的花纹 转千回勾勒起中华文明纵横数千年的沉浮激荡
元明清八百余年 无论时光如何更迭景德镇青花瓷的传奇从未间断
好望角的帆影
终于为上帝的餐桌带来了东方文明的精致和典雅从市井到宫廷 从约堡到开普敦
非洲大陆风靡中国蓝



在青花故事篇章中,展示了很多经典的青花瓷,讲述了青花瓷从市井到宫廷、从东亚到北欧,曾经风靡全球的文明奇迹。
彩绘世界

用各种金属呈色剂来装饰素朴的陶瓷美化人类的生活 自古而然
只有到明清以后的景德镇
瓷上的彩绘世界才变得如此五彩缤纷 美不胜收从山水到花鸟到人物 应有尽有
从工笔到写意 从油彩到色釉异彩纷呈

JDZ

在彩绘世界篇章中,从山水到花鸟到人物,从工笔到写意,从油彩到色釉,各种装饰手法的陶瓷应有尽有,异彩纷呈,充分体现了陶瓷文化的艺术魅力。
窑变万彩


如果说开普敦巍峨壮阔的Table Mountain 是“上帝的餐桌” 那么景德镇千年的窑火就是神奇的“上帝之手”
当人工操作的釉料配方 交付予烈焰腾腾的窑火之后半由人意半由天 火与釉的缠绵与交融
便有了“入窑一色 出窑万彩”的不可捉摸的窑变



在窑变万彩篇章中,窑火扮演了“上帝之手”的角色,当人工操作的釉料配方,在烈焰腾腾的窑火中发生窑变后,展示颜色釉陶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独特韵味。
雕刻时光



瓷土是可塑的 可雕的 可刻的
高温烧成后 又是立体的
永不变色的雕塑瓷一直就是艺术家与工匠的宠儿
宗教的 世俗的 写实的 抽象的 微型的 巨大的 陈设的 实用的
趣味和时光在瓷土上雕刻
在窑火中定型
在雕刻时光篇章中,每一丝纹理,每一处褶皱,都无声地赋予了雕塑瓷的生命,诠释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美丽篇章

一万年前人类抟土造器
五千年前人类在陶器上彩绘
三千年前原始青瓷闪着釉光出现陶瓷与人类文明共同成长
陶瓷一直是人类的伙伴
有了陶瓷 人类的生活才如此方便而卫生 优雅而美丽



在美丽生活篇章里,通过展示陶瓷文明与人类文明共同成长的足迹,反映了人们通过陶瓷改变生活的美好愿景。

这次来自景德镇的160余件(套)精美陶瓷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的展览,是一次中华文化与非洲文化的交流碰撞,更是一次友谊与合作的沟通之旅。
据悉,近年来,景德镇市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打造“一带一路”文化节点城市,不断拓宽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渠道。
此次赴南非约翰内斯堡举办“感知中国·丝路瓷行”中国陶瓷文化展,是继去年7月景德镇在德国柏林举办“感知中国·匠心冶陶”景德镇陶瓷文化展之后,又一次陶瓷文化走出去的有益尝试。
未来,景德镇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举办一系列陶瓷文化展示活动,弘扬陶瓷文化,践行丝路精神,使景德镇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的名片、讲述中国故事的平台、传递中国声音的窗口,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贡献“景德镇力量”。
一万年前人类抟土造器
景德镇对世界的贡献
是经过熊熊火光煅烧出来的
是从燃烧中涅槃的瑰宝
景德镇是一座以陶瓷而著称的城市
也是一座“因开放而生,因开放而兴”的深度开放城市
如今
景德镇正以蓬勃的新面貌走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