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江西 资讯

20年前的南昌 你还记得些什么?

摘要: 是席卷29个省市牵动全中国人民心的特大洪水?

说起1998年,你能想到什么?

是那年春晚王菲和那英合唱《相约九八》?

是席卷29个省市牵动全中国人民心的特大洪水?

还是迷迷糊糊嘻嘻哈哈唱着歌的小燕子?

你肯定能想到很多很多的事情……似乎,转眼间,二十年就这样过去。

20年可以发生很多事,可以让一个咿呀学语的婴儿长大成人,可以让一个小小的渔村变身大都市,可以让一片滩涂野草上幢幢高楼拔地而起……

如今,第一批80后已年满38岁,第一批90后也即将奔三。如果给你一份超能力,穿越回1998年,你还会记得当年的你,当年的南昌吗?

那时候的南昌,还没有设立青山湖区、新建也还只是南昌的一个县。它由4县5区组成,东湖区、西湖区、郊区、湾里区,青云谱区、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城市人口不多,农业人口占比近80%。

那时候的南昌,没有地铁,没有高楼林立,没有拥堵的车流。。。我们还住在筒子楼里, 邻里间经常来往,做饭时的香气在小巷间飘荡,城市都是烟火气息,都是慢节奏

那时候的南昌,新八一大桥刚刚通车不久,每天从这座桥经过的车辆不计其数。八一大桥始建于1936年,原名中正大桥,于1995年11月5日动工兴建新八一大桥,于1997年10月正式竣工通车,是江西省第一座斜拉桥,也是南昌最长的一趟斜拉索桥。

那时候的南昌,没有建地铁,没有高铁,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公交车一等就是老半天。出行主要靠自行车,有一辆小摩托车已经是不得了的事情了。

那时候的南昌,南昌的小学还没有6年级,2004年城区所有小学才全面实行六年制。每年放学回来,端着小板凳,搬个小桌子,坐在马路边跟小伙伴一起相约写完作业然后跳绳、跳房子、玩陀螺……

那时候的南昌,人们买书还是习惯去新华书店的,穿梭在一排排书架之间,没有咖啡,没有音乐,没有座椅,买完就走。2012年7月7日,拥有30年历史的新华书店大楼在连续的“砰砰砰”声之后轰然倒下。

那时候的南昌,当时南昌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的电脑市场——新大地电脑城。有多少南昌崽的第一台电脑是在这儿配的?2005年之前,江西省展览馆俗称新大地电脑城,毫不夸张地说,十个南昌人,9个在这配过电脑。

那时候的南昌,南昌手表厂全面停产。企业先后以合资、合作、承包、租赁经营等模式延续,仍未能挽回劣势,庐山表的辉煌早已是历史烟云。

那时候的南昌,百货大楼集团刚刚成立,成为江西省当时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商业流通企业。你问南昌人,买东西会去哪里?大伙定会熟练地报出:百货大楼,水果、零食什么都有。

那时候的南昌,体育彩票算是最火爆的全民运动。那会随便一个彩票摊,每天门口进进出出的人都络绎不绝。那时候的彩票大奖并不是500万,甚至100万都没有,一等奖主要以汽车,住房为多,二等奖三等奖是现金,当然也有的是自行车、摩托车等奖品。

那时候的南昌,没有那么多的游乐设施。老八一广场,还是一大块草坪。夏天晚上坐在草地上铺个席子,坐在上面嗦螺丝,真是爽啊!坐在这里纳凉的场景,你还有印象吗?

那时候的南昌,看电影还是一件很奢侈的事,那时候南昌还不像现在电影院遍地开花,去百花洲电影院、洪都电影院还是一件值得吹嘘的事情。

那时候的南昌,台式电脑是个新奇的东西。照相机、移动电话、空调和微波炉,这些都是奢侈品,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的东西。家里会有缝纫机,衣服破了就让奶奶补一下,还会用上好看的动物贴花。

那时候的南昌,最喜欢街道边“砰砰”的爆米花声,那时,爆米花就是最美味的零食,每天早上出门上班,还能遇见豆花煎饼摊儿。现在的南昌,小吃街、夜宵街数不胜数,有名的如万达金街、船山路夜市……美食的种类也变得多种多样

那时候的南昌,“凤凰牌电扇”,八十年代的南昌人几乎用的就是这个。在没有空调的年代,凤凰牌电扇就陪伴南昌人度过整个夏天。现在毫不起眼的这台风扇,当时可是要不吃不喝攒两三个月的钱才能买得起!

那时候的南昌,南昌巷子里的小卖部是孩子们的最爱,东西便宜,一角钱两个的橘子糖,1角钱一包的五花果,一角钱一片的5毛钱一盒的大大泡泡糖都是奢侈品。

那时候的南昌,“收破烂的咯”这个声音一响起,奶奶就会从厨房拎出一大袋踩瘪的饮料瓶和一摞摞我不要的书还有纸壳,给他们上称卖钱。

那时候的南昌,南昌人还不作兴买房,房价也没现在这么高,一位南大研究生2007年写的毕业论文里边看到,符合房价的公房,99年的售价为成本价每平方米680元/㎡。

“仍然拥有的仿佛从眼前远遁,已经逝去的又变的栩栩如生”,关于20年前的南昌,你还记得什么??

来源:江西档案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