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赣州于都县新增1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摘要: 近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我县新增11处!来源:于都发布
喜讯传来!厉害了我的于都!
近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我县新增11处!
截至目前,于都县共13处不可移动文物点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银坑炼银遗址

银坑炼银遗址位于于都县银坑镇窑前村柳木坑组鹅形岽。《赣州府志》载,宋政和四年(1114年)在柳木坑开设银场炼银。“银坑”因此而得名。清同治版《于都县志》载:“宋时有樵者逐鹿入穴,推之银矿溢出,因置银矿。”宋宝庆(1225-1227年)中废。遗址主要由1处炼渣堆积与6个古矿洞组成,总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炼渣堆积于鹅形岽东南山足下柳木河畔,成扇形堆积,长120米,宽30米,厚度10米,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古矿洞分布于鹅形岽山腰处,1号在陈正生住宅后,2号在阴山面,3号共3个洞口已被小河床堵塞掩埋,4号距2号东北40米(坝子上路墈脑),5号在上屋坑子,已被自然填埋,6号在下屋壁背。各洞口均很狭小,入口仅可爬行,如4号洞口高仅0.8米,宽0.6米。此遗址距今900年,历史悠久,经济文化底蕴深厚,是古代工业遗产的实物见证,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1984年5月,于都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3月9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杨公村管氏宗祠

杨公村管氏宗祠位于江西省于都县宽田乡杨公村。相传为唐代国师杨筠松择地而建,后毁。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在原址重建。坐东北朝西南,砖木结构,硬山顶,风火墙,三进厅,两边有厢房。面阔15.2米,进深40.9米,高11米,占地面积1063平方米。下厅设有戏台,中厅和下厅饰有藻井。中厅和上厅间左侧庑廊设有专为纪念杨筠松的“尚义祠”。大门砖石结构,四柱三间三楼,门额上嵌有阴刻“管氏宗祠”石匾。门前庭院内有一对刻工精细的红石狮子。该祠曾于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和近代多次重修,2004年9月于都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3月9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宝祠堂群

上宝祠堂群位于县城东北面约四十公里的马安乡上宝村。为宝溪钟氏宗祠,由十八座紧密相连的大小宗祠组成,现保存好有钟氏宗祠、东岗公祠、北茂公祠、斗山公祠、北山公祠5处。始建于明朝末年,清康熙、乾隆、光绪、民国等历代均进行过维修和增建。祠堂群中以主宗祠“世德堂”规模最大,为三井五厅,其它分宗祠均为一井二厅,并以主祠为中心左右分布,总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分“专祀型”祠堂和“居祀型”祠堂。祠堂群中除德宣公祠坐北朝南外,其余祠堂均座西朝东。祠堂均为砖木结,穿斗抬梁构架,硬山顶,马头墙,清水墙面。前厅大部分设有装饰富丽的藻井。有的大门为牌楼式上饰各种人物、花草纹砖雕和灰雕;有的大门为檐廊式。具有典型的赣南客家建筑风格。2018年3月9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于都土塔

于都土塔位于江西省于都县城周边,包括水阁口塔、中埠塔、水头塔、下马塔。
水阁口塔位于于都县禾丰镇蔴园村,又名文峰塔。是座六边七层楼阁式土塔,塔体为三合土版筑而成,砖叠涩出檐,宝葫芦顶,高27米,底层边长4.52米,厚2米。在第二层上嵌有一块红石匾,上阴刻于都知县傅缄题写的“文峦耸秀”四个大楷字。塔底层辟有一门,内为空筒式,原有十三层横木梁相错架设,今大多朽落。据清同治版《于都县志》载,该塔建于清乾隆二年(1737)。
中埠塔位于于都县罗坳镇中埠村,又名廻澜塔。六边七层楼阁式,塔体为三合土版筑而成,砖叠涩出檐,高36米,底层边长4.3米,厚1.6米。底层北向辟一门,塔内结构为空筒式,原各层有木梁板,今具朽落。第二层东南面和西北面开拱形窗孔,其它各层各面均为盲窗。清同治版《于都县志》记载该塔建于乾隆九年(1744)。
水头塔位于于都县靖石乡任头村。六边七层楼阁式,塔体为三合土版筑而成,砖叠涩出檐,塔顶各角均用红麻石装饰起翅,高19米,底边长2.8米,厚1.2米。塔底层辟一小门,内为空筒式,各层有横木梁相错架设。二层以上均开有对称拱顶窗二处。
下马塔位于于都县仙下乡石坑子村,又名奎毫塔。六边五层楼阁式,塔体为三合土版筑而成,砖叠涩出檐,穹窿顶,刹为宝葫芦状,高20米,底边长3.5米,厚1.28米,底层开一拱顶小门,塔心为空筒式,每层设有木梁架,大部分已朽落。第三层和顶层各开有一拱顶门,顶层与门对称处还开有圆形窗。此外各层各面均以红、蓝两色绘制拱顶门或圆形窗图案。
于都土塔是群典型的风水建筑,均为三合土夯筑而成,在我国众多建塔材料中别具一格,为我国古塔建筑之一绝。2018年3月9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需岩摩崖石刻

需岩位于于都县城西南二十公里的小溪乡桃枝村香台山。为北宋书法家、理学家王鸿隐居处。在香台山方圆约2平方公里一带的需岩、木樨岩、钓岩、涵虚洞等处的崖壁上,分布有4余处共18品摩崖题刻,题刻大多为王鸿亲自篆刻。
据《中国人名大词典》记载,王鸿,于都人,字翼道,王羲之二十四世孙,博学善草书。一试不第,隐居山中,尝注太玄。需岩摩崖石刻为他在香台山隐居时所刻。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历代文人墨客游记题刻。需岩题刻字体以篆体为主,也有一部分使用隶书和草书,是研究我国书法石刻艺术和地方历史的宝贵资料。2018年3月9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于北特区委员会旧址

中共于北特区委员会旧址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桥头乡朱屋村木塘组的谢伟姿祠。旧址原为谢伟姿祠,清乾隆乙巳年(1785年)建。旧址坐北朝南,由泮池、内外院、门楼及主体三堂三横屋组成。砖木及土木混合结构,硬山与悬山顶结合。总面宽51.92米,总进深40.61 米,总占地面积约4606.3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面积为2125.05 平方米。1928年8月中共于北特区委员会在此成立,领导于都、兴国、宁都等边界人民展开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得到深入发展,革命根据地不断扩大。1932年在于北特区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了胜利县。2004年9月公布为于都县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3月9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红四军军部旧址

红四军军部旧址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贡江镇解放居委会建国路5号与6号的葛氏宗祠。旧址原为葛氏宗祠,建于清代中期。坐北向南,由门楼、院落、门廊及二井三厅、右侧横屋组成,砖木与土木混合结构,硬山顶,马头墙。门楼位于祠前左侧,坐西向东,原为四柱三间三楼式,红石门框及门槛。门廊雀替为透雕鳌鱼纹,正门门簪饰花卉纹浮雕。祠内地面铺青砖。天井砖砌,井沿为红石条砌成。祠外墙嵌有多种红石及青砖铭文。该祠为葛坳乡葛文富后裔建于城内,作为全县葛氏祭祖之地。1929年4月8日,毛泽东、朱德同志率领红四军首次进占于都,红四军军部驻县城葛氏宗祠,军长朱德住上厅厢房。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重新调查并造册登记,并列入于都县不可移动文物名录。2012年,列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旧址、遗址保护规划。 2018年3月9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红四军政治部旧址暨毛泽东同志旧居

红四军政治部旧址暨毛泽东同志旧居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贡江镇解放居委会建国路12号,原为管氏民宅,民国初年建筑。旧址砖木结构,坐东朝西,四合院两层楼,面阔22米,进深14.6米,高6.5米,占地面积为321.2平方米。1929年4月8日,毛泽东、朱德同志率领红四军首次进占于都,红四军政治部驻在这里,前委书记毛泽东住在右厅厢房。红四军驻于都时,帮助创建了赣南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于都县工农兵革命委员会。红四军政治部驻于都期间,于4月17日发布了134条红军宣传标语,同时还签发了湘赣边界特委指示信。该旧址是毛泽东在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早期革命活动的纪念地,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1982年9月24日公布为于都县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3月9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红四军物资保管处旧址

红四军物资保管处旧址位于于都县贡江镇新圣巷的黄氏宗祠。旧址原为黄氏宗祠,创建于明代,为明代理学家黄宏纲活动的重要场所。经清代、民国维修。砖木结构,座北朝南,一井二厅,面阔10.9米,进深20.8米,高7米,占地面积为234平方米。1929年4月8日,毛泽东、朱德同志率领红四军首次进占于都,该祠曾作红四军物质保管处。红四军驻于都时,在县城黄氏宗祠召开群众大会,并向群众发放打土豪所得物资,同时帮助创建了赣南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于都县工农兵革命委员。
红四军物质保管处旧址——黄氏宗祠创建于明代,为明代理学家黄宏纲活动的重要场所,又是红四军物质保管处旧址,对研究于都理学名贤和红四军军史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重新调查并造册登记,并列入于都县不可移动文物名录。2012年列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旧址、遗址保护规划。2016年,国家文物局拨款对旧址按原貌进行了全面维修。保存完好。2018年3月9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于都县工农兵革命委员会旧址

于都县工农兵革命委员会旧址,位于于都县贡江镇解放居委会建国路27号昭忠祠,清代末年建筑。旧址坐北朝南,砖木结构,青砖灰瓦,硬山顶,二井三厅,门面为八字牌坊式。面阔3间9.4米,进深36.4米,高7米,占地面积342.16平方米。1929年4月上旬,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来到于都,帮助建立了赣南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于都县工农兵革命委员会”,其办公地点设于此,随着县工农兵革命委员会的建立,于都县东、南、西、北乡相继成立了区、乡红色政权,领导广大贫苦工农打土豪、分田地,为中央根据地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该旧址为研究中央苏区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1982年公布为于都县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3月9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旧址群

于都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旧址群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包括了井塘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旧址,石含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旧址,增坪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旧址,龙泉中共中央分局旧址,腊树下中央分局紧急会议旧址,井塘中央财经委员会旧址共6个点。2018年3月9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