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江西 资讯

中医专家送来解酒妙方 让你的春节更健康!

南昌日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浩浩荡荡。许多古典诗词更是将喝酒描述成一桩美事。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浩浩荡荡。

许多古典诗词更是将喝酒描述成一桩美事。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

亲朋好友相聚,端杯叙旧,

把酒言欢,难免会多喝几杯。

喝时痛快,醉后痛苦。

因此,本报邀请相关中医专家介绍“中医解酒妙方”,

为大家过一个健康、平安的春节保驾护航!

醉酒会对人体造成哪些危害

喝酒是很多人的一种兴趣爱好,但酒量因人而异,即使是同一个人,不同健康状态和精神状态,

适量饮酒,可以兴奋神经,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减轻人的疲劳,振奋精神。但是,过量饮酒,乃至饮酒成瘾,会对人的身体造成种种危害:

1.损伤胃黏膜  酒精能使胃黏膜分泌过量的胃酸。大量饮酒后,胃黏膜上皮细胞受损,诱发胃黏膜水肿、出血,甚至溃疡、糜烂,严重者可出现胃出血。

2.诱发急性胰腺炎  酒精可通过多条途径诱发急性胰腺炎。如酒精刺激胃壁细胞分泌盐酸,继而影响十二指肠内胰泌素和促胰酶素的正常分泌,最终使得胰腺分泌亢进。少量饮酒也会使慢性胰腺炎恶化,症状表现为腹痛频率和程度加剧。

3.损害肝脏  酒精会使肝脏囤积越来越多的脂肪,慢慢转化为炎症。长此以往,肝硬化在所难免。需要注意的是,服用一些药物,如调脂的他汀类药物后绝对不能饮酒,否则会加剧肝脏损伤程度。

4.影响大脑 酒精会损伤脑细胞。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院的科研人员证实,饮酒6分钟后,脑细胞开始受到破坏。因此,长期酗酒者的记忆力会越来越差。

5.危害心脏  酒精可诱发心肌炎。酗酒的人,心肌细胞会发生肿胀、坏死等一系列炎症反应。在酒精的作用下,心率加快、心脏耗氧量剧增,心肌因疲劳而受损。长期嗜酒,酒精性心肌病就会找上门。

6.诱发脑卒中 酒精影响脂肪代谢,升高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大量饮酒会使心率加快,血压急剧上升,极易诱发脑卒中。

7.增加乳腺癌发病率  酒精会刺激雌激素分泌,爱饮酒的男人乳房逐渐“增肥增大”。由于喝酒会减弱肝脏功能,而雌激素在肝脏内分解,所以酗酒的男人更易患乳腺癌。男性胸部较平坦,患乳腺癌后扩散速度较快。

8.影响精神心理  过度饮酒易导致酒精性精神病,出现冲动、暴怒以及幻觉等异常行为特征,让自己产生恐惧和紧张感,从而危害社会与他人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解酒护肝喝点枣汤

大枣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喝酒过量者容易伤及脾胃,此时可以吃点大枣。一次可取大枣十多个,洗净,加水适量,煮沸,待大枣快煮烂时即可,待温后吃枣喝汤,醉酒就立即清醒。

大枣含有大量营养物质,能够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脾胃难受跟肝脏功能不好有关,因为解酒需要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功能不好,那么醉酒就不好解了。酒后喝点大枣煮汤,能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同时它又能补益脾胃,保护脾胃不受酒精损害,所以醉酒的人很快就会清醒并恢复身体。

(中国中医科学院 博士后 罗大中)

应对“酒毒”  试试药方

中医称醉酒为“酒毒”。为了对付“酒毒”,缓解饮酒过量出现的各种不适症状,历代医家摸索出许多有效药方。

1.葛花、菊花  葛花为葛藤未开放的花蕾。《滇南本草》载:“葛花解酒醒脾,治胸膈饱胀发呃,呕吐酸痰,酒精伤胃,解酒毒。” 《药鉴》载:“解醉汉昏迷,以菊花煎汤”。取葛花30克,加适量水,煎汤饮用,可治饮酒过量引起的头痛、头昏烦渴、胸膈饱胀等症;若加菊花15克同煎,解酒效果尤佳。

2.高良姜  《本草纲目》中记载,本品有解酒毒的功效。取本品10~15克,水煎服,可治饮酒太过,身寒呕逆。

3.竹茹 《药品化义》载其治“酒伤呕吐”。取本品10~15克,水煎服,可治酒后头痛、呕吐等症。

4.桑椹 《本草纲目》中载:“捣汁饮,解中酒毒。”解酒时可取鲜桑椹150克,捣汁饮用。

5.藕片、梨汁、麦冬  将生藕片和梨去心、皮,榨汁约100毫升饮用。还可加麦冬一起榨汁饮用,效果更好,可用来治疗宿醉。

6.橘皮  《圣济总录》载:“用橘皮汤可治疗饮酒过度。”取橘皮30克,煎汤饮用。

7.五味子  《大明本草》载:“止渴除烦热,解酒毒。”可取本品10~12克,水煎服。

(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  医学博士  童钟)

葛花解酲汤醒酒第一方

葛花解酲汤载于元代李东垣之《脾胃论》一书,是一首解酒名方。此汤作为最具代表性的被后世许多医籍引为解酒常用主方。春节期间,亲朋好友相聚,难免会遇到醉酒的尴尬场面,不妨试试这个解酒药方。

验方:取葛花、白豆蔻、砂仁各15克,干姜、神曲、泽泻、白术各6克,猪苓、茯苓、人参、陈皮各4.5克,木香1.5克,青皮1克。共为极细末,每次服用9克,用白开水调匀温服或作汤剂水煎服,但得微汗则酒病可去。

中医认为,酒为湿热之品,其气上腾,宿醉患者因体内素有水饮,又因酒而致宿饮上冲,于饮酒后往往出现恶心、口渴、头痛、头晕、无食欲等不适症状。方中葛花味甘、性凉,有醒脾和胃、生津止渴、解酒之功效,可使酒湿之邪从肌表而出;猪苓、茯苓、泽泻淡渗利湿,促使酒湿随小便而出;砂仁、豆蔻、青皮、陈皮、木香、干姜理气温中、疏滞消痞,且砂仁、豆蔻皆能芳香醒脾、开胃和中,可止呕吐、助运化,与神曲配伍能消宿食之积,解酒化滞;饮酒多则伤脾,故用人参、白术健脾益气,且人参能增加肝脏的酶活性,使肝脏的解毒能力增强,从而提高机体对化学物质的耐受力。诸药合用,共奏分消湿热、温中健脾之功效。无论是一时饮酒过量,还是嗜酒太过损伤脾胃,表现为眩晕呕吐、心神烦乱、胸膈痞闷、手足颤摇、食少体倦、小便不利等症状,均可应用此方。

注意:人的体质有阴阳之别,故伤酒之病亦有寒化、热化之分。葛花解酲汤所治是脾胃虚寒、中阳不振、湿从寒化证候。若为阳性体质,湿从热化、湿热内盛,症见面赤烦热、口渴饮冷等,使用本方宜减去干姜、白术、木香等辛燥之品,改用黄芩、黄连、栀子等苦寒清热之药。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