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江西 资讯

新春走基层 | 永修:“稻鳖共生”实现种养双赢

新华网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初春时节,春寒料峭,但在永修县云山集团大米加工厂内,看到的却是火热的生产场景,只见工人们有的在加工稻谷、有的则忙着把大米打包装车,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新华网南昌2月6日电(吴亚芬 通讯员 郑文斌)初春时节,春寒料峭,但在永修县云山集团大米加工厂内,看到的却是火热的生产场景,只见工人们有的在加工稻谷、有的则忙着把大米打包装车,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这稻米,可不一般!”云山集团畜牧水产良种公司经理廖章仪随手抓了一把米,只见米粒晶莹透亮。“这些大米都产自稻鳖共生综合种养技术示范基地,没经过抛光,营养还很丰富,煮熟后放在口中慢慢咀嚼,醇厚中会透出一丝甜意和糯感。”

在稻鳖养殖基地,畜牧水产良种公司负责人王传树介绍,该项目是全省唯一一家农业部稻鳖共生综合种养技术示范基地,方圆20公里内无工矿企业。依托省水稻产业技术和特种水产产业技术,木薯渣沤制的有机肥和云山水库的水,为基地提供了雄厚的技术基础和优质的种养环境。“水稻为优质常规品种赣晚籼38号,该品种生长周期长达170天,比普通大米长近30天,是目前国内生育期最长的水稻品种之一,只有充足的生长时间,才能造就优质大米。”王传树侃侃而谈。

这个时节,甲鱼都钻进泥土里冬眠了,但基地里的甲鱼仍然劲头十足,非常灵活及凶悍。“500亩‘稻鳖共生’基地,每10亩为一个单元,每单元里各有一个150平米的甲鱼池,每亩投放鄱阳湖水系中华鳖100只。在‘稻鳖共生’模式下,甲鱼比人工喂养的要长得好、产量高,稻谷也更绿色环保。”王传树手指着刚打捞上来的甲鱼说道。

王传树介绍,甲鱼对水质非常敏感,稻田里不能打农药也不能施化肥,它们主要以稻田里的虫、草籽、螺丝等为食,排泄物又可以为水稻提供养料,因其24小时不间断活动,干扰了害虫的繁殖,有效提升了水稻的品质。稻鳖共生实现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的“1+1=5”的效果。

近年来,永修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坚持走质量兴农之路,增强了农业竞争力。在“稻鳖共生”基地,王传树算了这样一笔账:绿色大米亩产200公斤,每公斤24元;生态甲鱼亩产75公斤,每公斤120元,每亩产值1.38万元,纯收益6000余元,仅优质大米效益就是普通大米的3倍;此外,该公司还建立了监控平台,实现智能化管理,通过“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的质量追溯机制,让群众吃的放心、安心、舒心。

据了解,2017年,该基地生产的“云居生态中华鳖”和“云凤稻甲”大米,分别荣获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九江市第四节优质大米品鉴会第一名;通过采取“线上线下”的销售方式,产品远销广州、上海、福建等全国10多个省市。“古人说‘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如今,我把这话改为‘稻鳖共生可兼得’。”王传树幽默的话语引得众人哈哈大笑。(完)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