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江西 资讯

抚州临川千金陂将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摘要: 为了保护好这个古水利瑰宝 ,水利部门正在对该古代水利工程进行全面的资料搜集整理和研究考证,并将其向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申请“世界灌溉工程遗产”。12月8日,国际灌排中心副主席、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秘书长丁昆仑,中国水科院高黎辉博士、李云鹏博士,以及江西省水利厅相关专家,来到千金陂遗址进行现场考察,并与我市水利、文博、文化研究等相关人员进行交流,就千金陂历史形成和遗址保护等方面进行探讨。

来源:抚州新闻网

重!磅!消!息!

被称作抚州“都江堰”的

大型水利工程千金陂

将申报世界遗产!

为了保护好这个古水利瑰宝 ,水利部门正在对该古代水利工程进行全面的资料搜集整理和研究考证,并将其向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申请“世界灌溉工程遗产”。12月8日,国际灌排中心副主席、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秘书长丁昆仑,中国水科院高黎辉博士、李云鹏博士,以及江西省水利厅相关专家,来到千金陂遗址进行现场考察,并与我市水利、文博、文化研究等相关人员进行交流,就千金陂历史形成和遗址保护等方面进行探讨。

查阅资料和与抚州本地专家交流

初步认为千金陂

具有很高的价值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景观、世界农业遗产、国际湿地遗产并称为世界遗产。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于1950年成立,旨在鼓励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水利遗产保护,拥有110个成员国。评选的世界遗产项目,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在用古代灌溉工程,挖掘和宣传灌溉工程发展史及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学习古人可持续性灌溉的智慧、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申请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工程必须具有工程设计 、建设技术、工程规模、引水量、灌溉面积等方面领先于其时代,具有文化传统或文明的烙印等经典范例等。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有13个古代工程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分别是四川乐山东风堰、浙江丽水通济堰、福建莆田木兰陂、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浙江诸暨桔槔井灌工程、安徽寿县芍陂、宁波它山堰、陕西泾阳郑国渠、江西吉安槎滩陂、浙江湖州溇港、宁夏引黄古灌区、陕西汉中三堰、福建黄鞠灌溉工程。

千金陂简介

千金陂,位于抚河大桥东端上游1000米抚河与干港的分叉口处,它是一条用石块砌成的长坝,像一条巨龙卧在水中,用“龙身”挡水以抬高水位,减缓流速,将抚河水引入灌区,是古时抚州人民运用勤劳和智慧修建的一个大型水利工程,被称为抚州的“都江堰”,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自古以来,抚州就是重要的农业地区,水利建设在抚州一直被人们所注重。由于抚州城地势低洼,经常发生水患。古代抚州劳动人民修建了许多大型的水利工程,其中以千金陂水利工程最为著名。据史料记载,唐高宗上元年间(公元674—675年)曾兴修河堤多次,拦水归正道,但不久又被冲毁。唐肃宗上元年间(760年),抚河水泛滥成灾,沙土淤积,良田土地逐渐荒芜,百姓无地可种,生活极其艰难。知府率领百姓,修筑了一道陂,取名为华陂(千金陂前身),以期让河水步入正常河道。后来,此陂屡遭洪水冲击,屡废屡修,费置千金,故名千金陂,或称千金堤。

颜真卿在抚州刺史任上曾撰书《千金陂碑》志,记述了当年防洪筑堤的情况。明万历六年(1578年)千金陂修复后,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写下了赞美诗文《千金堤赋》,赞颂朝廷做了一件对民众具有意义的事情,并铸了一只犀牛放在河堤上,以镇蛟龙作乱。

现在看到的千金坡遗址,就是明万历年间所筑。对于千金陂,历代文人题咏甚多,留下了不少优美诗章。如清代文学家李来泰的《千金陂》诗云:“土塍已续华陂绩,渤海平原次第寻。冉冉溪光抱城珥,畇畇原野地流金。五峰云色频来往,万壑秋声自浅深。木叶桃花无恙否?灵山风雨亦潮音。”八大山人也作过一首七言古诗《千金陂》(见胡亦堂《梦川亭诗集》康熙戊午年刊刻本)。

2009年,我市在千金陂干港河口下游约900米处兴建作为抚河橡胶坝附属工程的翻板坝,其功能则与当年千金陂大致相同。近年来,我市全力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实施抚河生态修复工程,创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古老的千金陂将与文昌里、文昌桥、拟岘台等景点联成一串抚河“珍珠项链”,这座极具历史意义的抚州“都江堰”将焕发新的风采。

期待千金陂申遗成功!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