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舰如何成英雄城新名片 专家这样把脉未来发展
摘要: 10月10日,南昌舰终于“回家”了。碧波轻拍舰体的场景,让自发前往赣江畔迎接的南昌市民特别激动。或许是期待南昌舰回家之路太久,有人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用力揉起眼睛来,感动之泪就一直淌个不停。10月10日,南昌舰终于“回家”了。碧波轻拍舰体的场景,让自发前往赣江畔迎接的南昌市民特别激动。或许是期待南昌舰回家之路太久,有人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用力揉起眼睛来,感动之泪就一直淌个不停。
作为一座历史沧桑之城,南昌无疑有着太多的历史记载。如今,以南昌命名的编号163军主力战舰退役后,最终选择回归英雄城,这应该是南昌舰最好的归宿。眼下,南昌舰已成为南昌政界、坊间的最热词。那么,南昌舰到底该如何成为南昌城市的一张新名片?南昌相关部门又该如何来形成切实可行的操作规划?中国江西网邀请旅游规划专家进行解读,期待能为南昌舰的到来献计献策。

尘封史记日寇军舰溯江而上进攻南昌
对于70余年前一段尘封历史,估计很多南昌人已经想不起来。
时间回溯至武汉大会战期间。武汉会战后,对于占领武汉的日军来说,南昌如鲠在喉,国军战区的威胁近在咫尺,日本军舰常受到南昌飞机的轰炸,攻下南昌成为日军下一个作战目标。
1939年3月18日,日军第101师团前锋一部开始强渡修水,向驻守永修的国军扑来,南昌会战序幕就此拉开。1939年3月20日,日军主将冈村宁次来到前线,亲自指挥炮兵轰炸国军阵地。修水河边的国军堡垒被削平,3月22日,日军第101师团展开强渡。国军集结了多门山炮组织密集火力,以阻挡日军的舟艇靠岸,先后击沉7艘汽艇。国军还发射漂雷阻止日军舟艇、军舰靠岸。 此后,日寇军舰溯江而上进攻南昌。“当时,如果南昌有军舰,就完全能封死日寇军舰溯江而上的计划。”南昌大学一位历史研究学者如是说。
南昌舰为海军现代化建设立下赫赫战功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海军得到了快速发展。作为建军之地的南昌,终于迎来了以地域概念命名的南昌舰。这一荣誉称号,曾激励了几代南昌人。 作为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代导弹驱逐舰,从1982年服役到2016年完成战斗使命,南昌舰见证了中国海军的发展历程。“南昌舰”入列不到一年即执行导弹发射任务,准确命中目标。入列不到两年即担任编队指挥舰执行南沙战备巡逻任务,并经南沙至赤道附近,于1984年5月12日在祖国最南端的曾母暗沙抛锚,被誉为“曾母暗沙第一锚”,实现了历时35天的驱逐舰远洋之旅。34个春秋,南昌舰累计航程17万余海里,圆满完成了战备巡逻、演习演练、奥运安保等80余项重大任务,多次代表国家陪同外国军舰来访、迎接访华使者参观,并为海军现代化建设立下赫赫战功。
军舰荣归故里引发社会各界热捧
如今,光荣退役的南昌舰回归故里,成为了南昌政界、坊间的最热词。今日上午,还有不少学生前往赣江畔迎接。
在南昌市阳明东路的七旬老太张慰群心中,一直有着英雄梦的夙愿。因为,70余年前,她的父亲作为一县之长参与了营救苏联飞行员一事,曝出了一段珍贵历史。此后,记者还参与了全程苏军烈士之子托中国媒体寻恩人系列报道。
“如果70余年前,在鄱阳湖区域、在赣江水域有以南昌命名的军舰保家卫国。我想,苏军烈士之子一定能找回他父亲的遗骸。”得知南昌舰回归南昌的消息,张慰群兴奋得像一个孩子。因为,在她的家族中有着太多的家国情仇。 当记者把南昌舰回归南昌的消息,告诉给远在武汉的一位研究抗战史的学者后,对方在电话中连称“好好好”。“数十年前的日寇狰狞,用船坚炮利侵犯中华。作为英雄城南昌,也有太多的血泪史。如今,扬威国门的南昌舰回归故里,理应成为南昌人一道历史记忆名片。”
南昌舰将成英雄城新的城市名片
对于归回故里的南昌舰,古道热肠的南昌人已在着手给其安家。
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汪戍对外透露,南昌舰目前临时停靠在凤凰洲市民公园,整艘船将重新进行修复。“因为要顺利通过漫长的航程,南昌舰对船上设备进行了切割,现在将进行恢复。届时南昌舰将恢复15米高度。”汪戍另表示,到时船身上的南昌舰三字将恢复成舷号163。记者另了解到,预计在20号左右,南昌舰将恢复原貌与市民见面,迎接市民登舰参观。
2014年,南昌市就有政协委员建议,迎回“南昌舰”,在赣江沿岸选定合适的地址,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与爱国主义、军事文化主题相关的纪念活动等。
公开资料显示,中海重工将与南昌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一家合资企业,以管理“南昌舰”军事主题公园的旅游开发工作。该公司企业注册资本将为2000万元,分别由南昌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及中海重工注资60%及40%。
不过,对于南昌舰军事主题公园究竟如何打造,何时可以面向市民开放等问题,南昌旅游集团相关人士仅表示,目前尚未明确,但未来“南昌舰”军事主题公园一定可以成为南昌一张新的城市名片。 记者注意到,南昌舰回归南昌项目技术总顾问也暂未对外透露详情。
外界期待南昌深挖南昌舰背后元素

见诸报端资料显示,南昌航到达南昌后,还将进行声光电、多媒体等方面装修。
也有受访人士表示,南昌舰能展现和传播南昌红色文化,成为南昌城市文化窗口和载体,促进南昌城市的国防教育。
从上述说法中,外界已窥视到南昌相关部门拟着手挖掘南昌舰背后元素。不过,南昌将怎样深挖、形成可操作性的规划设计?目前,相关部门暂未对外披露。
或许银川的做法有一定的操作性。记者梳理发现, 2012年10月18日,银川舰正式退役,交付命名地银川。2012年12月15日,银川舰安置工程成湖工程在滨河新区破土动工,由此拉开了以银川舰为核心的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建设的大幕。 据悉,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包括中华军事博览馆、边塞雄关互动体验区、中华名将雕塑园、特色湿地栈道科普区、世界防务文化中心、世界军事装备展示区;银川舰主题纪念园区包括主题纪念馆、室外主题花园、波浪广场等。“博览园将打造成西北独有、国内一流,集军事博览、主题纪念、国防教育、拓展训练、互动体验、度假休闲于一体的5A级军事主题文化旅游景区,成为银川东线旅游带的核心引擎和重要游客聚集地。”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相关负责人介绍。
红色景点缺少参与性 亟需多方破解
对于南昌舰的回归该如何发展,同样引起了旅游业界思考。
“南昌舰回归除了近期的媒体报道,此前在老百姓脑海中印象并不深。这就说明,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大宣传力度,全力营造南昌舰国防教育、红色旅游概念。”南昌教育学院旅游系主任殷剑直言。
殷剑认为,南昌作为一座英雄城,分布着为不少国防科普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基地,除了企事业单位红色科普培训外,这些国防科普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基地对新一代市民的吸引力度感觉还不够,主要原因不排除模式单一、缺乏互动性,难以形成旅游热效应。
“南昌一些国防科普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基地,产品开发单一,缺乏新意,资源整合力度不够 一些红色旅游地在经营上还停留在遗址参观、简单的图片和物品的展示阶段;展示内容雷同,展示方式单调、僵硬。旅游者在游览此类景点时均以参观为主,缺少参与性,停留时间不长。”江西师大一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称,南昌一些红色景点未能很好与当地自然资源、风土人情相结合,削弱了其经济利用价值,影响了红色旅游目的地的聚集效应。
专家建议形成国防、红色旅游聚群效应
殷剑也认为,从旅游价值链的横向看,旅游业是一个由众多子行业构成、需要各子行业协调配合的综合性产业,其基本价值链为由“食、宿、行、游、购、娱”等六个环节构成。国防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区价值链表现为每个环节都较为薄弱,甚至较为短小或残缺不全,特别在“游”、“购”、“娱”这些需求弹性较大的环节开发远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由于价值链各环节增值能力弱。“作为军舰,最能吸引游客的地方,就在于其火力配置,以及航行的震撼力。”江西财大一位专家认为,退役的南昌舰落户南昌后,相关部门假如要规划军事主题公园,必须打造南昌舰的立体式光电、多媒体模式,借此能吸到、留住游客的眼球与心理。
受访专家还进一步表示,南昌要规划军事主题公园,还必须添置立体的海陆空退役装备,形成一个聚群效应的军事主题公园。“当然,军事主题公园应该是动态的参展馆,而不是一个冷兵器静态的参展馆。比如,南昌舰要建立多媒体式的模拟操作平台、退役战机、坦克也要建立多媒体式的模拟操作平台,为游客打造一个体验式的对战深度旅游、娱乐平台。” 还有一位旅游业界人士认为,南昌舰回归后应该切入到江西大旅游概念当中,形成一个融国防、红色、绿色旅游的聚群效应。

